标签:
原创曾丽霞古树爱情摄影情感中国作家刊发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不老的古树,不老的爱
原创图文/美丽霞光
年少时,在南岳衡山看到过连理枝,当时听导游一解说既兴奋又激动,还很羡慕了一阵“在地愿为连理枝”般的爱情。
昨日,慕名到南洞庭赤山岛寻到了一棵比“连理枝”更相亲相爱,更心心相连的爱情树----“樟生腊”树。
之前,是从网友的摄影作品里欣赏到这棵大树的,至于大树的年份,大树的故事乃至于大树的名字都全然不知。为了亲临境地一睹大树的风采,一睹大树的容颜,也为了拍一两张大树的好片子,于是驱车前往。
大树相距南洞庭市区 30公里,问了几个路人后,终于知道大树名叫“樟生腊”,在南咀镇的芭蕉村。车子一进入芭蕉村岔路口,大树枝繁叶茂的风姿便映入眼帘,好大一棵树,比我想象中的要大许多。有点怪的是,这棵树的叶片有两种颜色,中间的是深绿色,围着深绿色的是鹅黄浅绿色。
一位老人从大树旁经过,我连忙招呼老人,和老人聊起了这棵树。
“自打我出生起这棵树就在这里,就有这么大,我爷爷也是这么对我说的。据说这棵樟树已有两千一百多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樟树上面长出了一棵腊树。”
哦?樟树上面长腊树?莫非古人也掌握了树木嫁接技术?我心里犯嘀咕。
“你看树叶的颜色,中间深绿色的是腊树叶,旁边浅绿色的是樟树叶。”老人指着树上的叶子告诉我。
来到樟树下,只见樟树虬根爪地,孔武有力,躯干沟壑纵横却高大挺立,树身约要八个大人伸臂才可合围,树心仰天张嘴,紧含腊树。腊树则扬头凝眸,小鸟依人般依偎在樟树厚实的胸脯上。两树枝叶茂盛,团团簇簇,如痴如醉,极像一对幸福无比相依相偎的不老恋人;微风吹来,树叶嗦嗦作响,又似一对情人在说着总也说不完的情话。
相传春秋范蠡助勾践灭吴兴越后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来到赤山岛,见岛上树木葱绿,鸟语花香,四面环水,胜景怡情且民风淳朴,因而留连忘返,便选择赤山岛作为归宿。他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当生命大限来临之际,选择了这个山坡的开阔处,紧紧相依相偎在一起。第二年春天,他们相偎升化的地方便长出了这棵樟树,不久,樟树的分枝处又长出一棵腊树,两棵树相拥相生,相偎相抱,繁衍千载。当地也有人称其为“蠡抱施”。
尽管传说没有科学依据,我却无不为这美丽的故事所感动,无不为这大自然的奥秘神奇巧夺天工所折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朝以来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著名诗句。而今天的我却更感动于这相拥相生,相偎相抱,永不分离的不老爱情。无论狂风暴雨,无论酷暑难耐,无论电闪雷鸣,无论冰雪交加,总是相依相偎,相伴相随。
还有比这更相亲相爱至高无上的爱情么?还有比这更相依为命致死不渝的爱情么?还有比这更融为一体和谐美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爱情么?
不老的古树,不老的爱!
我虔诚的望着古树,心潮起伏,激动万分。我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天下有情人都能找到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相守相依的爱情,在漫漫人生路上无论一帆风顺,还是荆棘载途,无论金玉满堂,还是家徒四壁都能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心心相印,相依相伴,珍爱一生。
樟树仰天张嘴,紧含腊树。
两棵树相拥相生,相偎相抱,繁衍千载。
樟树虬根爪地,孔武有力。
躯干沟壑纵横,布满沧桑。
六个大人伸臂没能合围。
《益阳城市报》已刊登。
《益阳晚报》已刊登。
2008.6.20中国作家网刊发,点击下划线可进入
图文均为美丽霞光原创,谢绝转载或使用,谢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