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下午五点半还在沅江,六点却已赶到了益阳红蜻蜓大酒店,是接到散文诗刊总编冯明德老师电话,益阳籍文化界名人聚会,自己虽与之挂不上勾,但能被老师惦记也是一件荣幸的事,于是匆匆赶到。
被服务员带进门,啊!好多熟悉的老师,当然也有一些我不熟悉的面孔,且不说这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才子佳人,却只见大包房内青年画家史一墨正挥毫拨墨,我也顾不了和老师们一一打招呼,先从包里掏出相机,对准埋头作画的史一墨老师“咔、咔”起来再说。
我来晚了,只见地毯上已经摆放了好几位老师的佳作。
席间,觥畴交错,谈笑风生,后来,有人出主意每人献歌一首,场面越发热闹,歌声、笑声不绝于耳,真可谓趣味横生。然而,我身在餐桌,心却一直在地毯上那些字画上。那些字画都有主了的么?我能否得到一幅?
我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地方,当看到有人卷筒收拾字画时,我连忙起身,直奔史一墨老师的墨宝,口里还念念有词“哦?可以抢啵?那我先下手”。老公说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刻用在我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当我正准备下手卷起史老师的画时,省书协副主席盛景华老师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向我,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声:“这是有主的,呆会,史老师会给你作一幅大的。”,我才知趣的回到座位上。
史一墨老师是应省政府邀请,参加在长沙举办的十位湘籍著名画家的画展回的家乡,他的作品具有极为独特的个性魅力,实属不可得多的绘画天才。
一直很喜欢史一墨老师的画,在“半亩地”上欣赏过他的作品,在网上欣赏过他的作品,能得到一幅他的亲笔画是我此前还没奢望过的。
也不知是事先就有安排,还是由于我无知鲁莽的举动,史一墨老师真的现场为我家创作了一幅“没事来吃茶”的画作。
自始至终从头到尾,老师在用心作画,我在旁边用心看老师作画,心里的那个美呀,三言两语无法说得清,心里的感激之情呀,就我这笨嘴笨舌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画面渐渐出来了,一个老头,大概是个种茶的茶农,坐在一张竹椅子上,前面是一张竹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茶壶,茶壶边上有些茶碗,老人左手拿着一把芭蕉扇,右手端着一个海碗在悠哉游哉的韵着茶味,喝着茶香,而老人的眼睛却又是死死盯着你的,好像在对你说,“哎,没事来吃茶”。
韵啊,实在是韵!我深深地醉在了老农这一海碗茶里,醉在了老农朴实热情的目光里。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吃茶而不是喝茶?我个人认为这“吃”却恰到好处,喝茶是为了解渴,喝的是淡淡的,清清的,流动的,液体的,相之于吃速度要快;而吃茶必定是在慢慢的韵其中滋味,是在悠悠地咀嚼其中滋味,而且必定是浓浓的,酽酽的,粘粘的,而品茶正是需要慢慢地韵、慢慢的咀嚼茶中滋味的。尤其黑茶正应了这浓浓的,酽酽的,粘粘的特性。
作为黑茶产地的湖南益阳人,怎能不开口便说“没事来吃茶”呢?
画毕,在坐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才子佳人无不拍案叫绝!赞不绝口!
至于我,还有什么比得到自己喜欢的、自己求之不得的墨宝更快乐、更惬意,更令人欢欣鼓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