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空穿越

(2009-08-10 21:27:53)
标签:

杂谈

    前阵子,可能是生物钟紊乱的后遗症,总是睡的很晚。

    我这个原来坚信要在10:30之前要睡美容觉的女子,因此好一阵子忐忑不安,遇到女友,常常会神经质地把脸凑过去,反复地要别人确认“我的皮肤看上去怎样?不太好吧?没有光泽?有没有黑眼圈?”

    晕倒一大片~ ~ ~

    直到昨天去做护理,美容院年轻的女老板热情高涨 “看,我们徐姐姐这么久没来,皮肤还是那么好,一点都没晒黑”。

    尽管她有王婆卖瓜的嫌疑,却不经意点到我的穴位,于是乎,我就此释然了!!

    呵呵,难怪说:女人是最好骗的。

 

    睡得晚带来的额外收获是:在很短的几天内,我读完了那本【(美)尼芬格】的小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是一本让我捧起之后就不愿放下的书

    像是一本科幻小说,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像是一本爱情小说,却饱含了信念与时空的哲理。

 

    这本小说极有可能拥有两类读者。

   一类是找寻教益和感动的读者,情不自禁地把自己代入情节,一次次掩卷感慨;

   另一类是所谓的“纯文学”读者,他们在情节背后寻找一个绞尽脑汁自圆其说的作者,看她如何在“时间可逆”这种危险的大前提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

   结婚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一岁;

   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八十二岁,他四十三岁……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男主人翁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的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因为那些不由自主地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自己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女主人翁克莱尔呢?她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却被丈夫远远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一天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捉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等待,在我之前的阅读经验里,似乎注定是一个浪漫而美好的动词,几乎每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都少不了主角间牵肠挂肚的等待。即使那句“等待是最初的苍老”,也算是一份美好的无奈。然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里这个关于漫长等待的故事,这一段在时间中旅行的爱情却是这样的,一方不停地消失,另一方却不停地等待。执着的背后,是一种焦灼,一种折磨,一种哀伤。 

   

    应该说,是他们对爱情的信念,尤其是她的,决定了他们始终在一起。你能想象他们最卑微的欲望就是“最少的移动”吗?在经年累月的担心等待中,她变得坚强,也更能面对孤独。真爱需要独自等待,如此长久地、一往情深地等待一个常常消失、回来时却往往面目全非的男人,又需要怎样的大温柔和大勇气。

 

    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中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奥德丽·尼芬格试图告诉我们,在崇高的爱情里,没有悲剧可言,也永远不会被任何限制所困。

 

    若干年前,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她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里设计了一个不死的人,刀劈不死,枪打不死,沉江不死,永远年轻,最后终于感到活腻了。

    正如现实是人书写的,传奇的虚构程度也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拿捏的。关于爱情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它们有着无法避免的重复;真实的爱情被生活拉长以后,也会让人难免产生丝丝缕缕的厌倦,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一个,实在值得我们倾听。

    等待真爱,其实,也就是在等待生命再生出力量与勇气来。

 

**********************************************************************************************  

    前两天,W同志开车专程带我去了趟ZY———那是他的老家,是他出生成长地方。

    他凭借着回忆找到了见证了他从少年到青年整个成长经历的的那排临河的老房子;漫步在他年少时嬉戏玩耍的河岸;参观了他曾经就读的小学,中学;还有那些曲回幽通的青石板巷弄……

    回来之后,当他为那些30多年后依然存在的处所透显出的荒芜和落寞而伤感,久久不能释怀的时候,我却是在感慨中庆幸——正是世道日新月异的变迁戛然而止在那片区域的方圆之外,我才有可能在2009年夏季的某个下午,当身边这个身穿彩色条纹名牌T恤的男人不停地比划着解说着,试图让我能最大程度地看到他曾经的那些过往的时候,我的意识就此穿越了30多年的时空隧道,在这个意气风发的男子身后,叠影重现,看到了那个满头大汗的少年正和伙伴们追逐玩在青石板的巷弄之间;看到了那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正在回家路上,临河的那排平房的第三户有与他常年母子相依为命生活的妈妈,而那时,妈妈也还是修着齐耳短发年轻的少妇……

 

    恍惚间,我以为,真的已经时空倒转,而,我们都还在年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