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没感觉
(2025-04-16 13:21:34)
标签:
情感散文 |
读《红楼梦》没感觉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小的时候,几乎都没有看过《红楼梦》但是我们却听说过四大名著,而《红楼梦》是这四大名著中的巅峰所在。小的时候喜欢看《西游记》,因为里面有很多妖魔鬼怪,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可以降妖除魔,感觉非常有意思。当时觉得四大名著中只有《西游记》是最好看的。
可是后来陆陆陆续续又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发现每一本书中所包含的智慧和道理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我无法企及的。
在这四本书中,最被广大研究者所推崇的就是《红楼梦》,其中《红楼梦》还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研究学派,名叫“红学”,其中研究“红学”的被称为红学家。
而研究“红学”,又划分为好几个学派,包括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创作派四大学派,这四大学派又细分为括题咏、评点、鉴赏、百科、批评、曹学、版本学、本事学、脂学、探佚学等等。
有的人可能会说,《红楼梦》本来就是一个小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历史上有没有曹雪芹这个人我们还不知道,更别说要研究一个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家族和事件,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一本书能够流传,能够被大众所认可和熟知,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必定有这个作品的伟大之处。而研究“红学”,给我们带来的,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探究,而是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够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出去,让更多人认可。
在《红楼梦》中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所以说,就算《红楼梦》没有出世,也会有一本与它相同的书降落世间,这是必然的,也一定会出现的。
在《红楼梦》中,它的诗词描写可以说是一个高峰,因为里面既有唐诗宋词,还有明清时期的曲,这对于现在的我们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学习诗就想起唐朝,想起词就想到宋朝,但是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优秀的诗词,就比如说四大名著中。
里面还有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里面的文字都是非常好的学习写作的范本,白先老师说,如果想要学习写作,那最好能够先把《红楼梦》读一遍,因为一个人能够从这里学到很多东西,如果写一句话,如何讲故事。
当然,之所以《红楼梦》会获得这么多的研究和关注,就是因为《红楼梦》未完,这样一位世纪著作没有被一个作者写完,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啊。
而“红学”就想能够将这部分补充完整,通过研究各种版本的《红楼梦》,通过研究曹雪芹的家世,来还原一个真正地《红楼梦》背景,从而给大家一个完整的答复,解决这个世纪难题,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能够自己研究自己国家的文化,就比如敦煌学,这个学问本来是我国的,现在也是我国的,因为敦煌就在我国,但是它更多的话语权是在外国专家手中。因为他们下手早,而且将我国敦煌的珍贵文物在上个世纪就运走了,以至于现在我国的学者研究敦煌学还要靠外国学者提供的文献。
在世界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派,叫“莎士比亚学”,这个学派主要研究莎士比亚的书籍和资料,在世界上都是有一定地位的学派。
“红学”现在的发展规模和程度远没有“莎士比亚学”的规模大,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的世界影响力,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很好地传播和认同,就需要这样的学者,研究我国优秀的名著和文化。
还有就是《红楼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就像很多人,他们不是一开始就研究《红楼梦》的,他们有的是语言学家,作家,书法家等。他们在逐渐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因此,他们也开始研究《红楼梦》。
比如胡适,鲁迅,白先勇,周汝昌,张爱玲,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红学家,也都是优秀的作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
《红楼梦》是我国的国粹,任何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典籍都值得我们去弘扬,去学习,而不是因为觉得一个学问没有意义而去批评它。你批评它,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的读懂和理解。有人会很奇怪:《红楼梦》这么好的书,怎么还要终于读完的?搞得苦大仇深似的,跟坐牢一样难受。
是的,《红楼梦》是伟大的文学名著,是古典文学中的明珠,书中的每一首诗词歌赋都是精品,二百多年来令无数人为之折腰。可是,我要说的是,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多年来,下定决心读过无数次,却没有一次真正读完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阅读的,差不多是从初中吧,启蒙教材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女同学们则是琼瑶阿姨的言情小说。
拿起金庸的书那叫一个迷,看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一口气读到结尾绝不罢休,从来没有出现过坚持读完金庸小说这一说的,都是拿起来就放不下。
后来开始读文学作品。四大名著中,最早接触的当然是《西游记》了,从幼儿园看小画册开始,顺利地在小学毕业前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是在初中读完的,武松、李逵、林冲等好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是在高中读完的,每一章都充满了打砸抢,读起来很是刺激;
后来听说四大名著中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其实是《红楼梦》,既然四大名著已经读了三部,还剩最厉害的一部,当然要无条件地读完。于是,在20岁左右,我终于捧起了向往已久的伟大惊世名著《红楼梦》。
《西游记》主要就讲了唐僧师徒四人,第一主人公是孙猴子,故事也不复杂,四人去西天取经过程中降妖伏魔的经历。人物非好即坏,妖怪们总是在最初时占尽便宜,最终被收拾掉,正义必将占胜邪恶。次要人物还有观音、如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之流,人物关系很简单不复杂,读起来很轻松。
《水浒传》虽然写了梁山108个英雄好汉,但实际上真正展开写的也就是武松、李逵、林冲、宋江和林冲等几个主要人物,其它的均一笔带过。人物性格鲜明,语言表达流畅,读下来也没什么问题。
《三国演义》人物相对来说比较多,情节也比较复杂一点,但因为这些人物在民间流传已久,我对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并且人物脸谱化严重:曹操的奸诈,刘备的厚脸皮兼逢人哭,关羽、张飞的忠义,诸葛亮的智谋多端近乎妖,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红楼梦》却有点高大上的感觉。虽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都听说过,但只知道贾宝玉是个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浪荡官二代,林黛玉是个只知多愁善感、小心眼还老爱哭的姑娘,最后得了肺结核,终于未能与宝玉哥哥结为连理的爱情悲剧。
语言为半白话文半文言文,比起那三部书,语言文字要深奥一些。刚开始读第一遍时,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人物太多了,关系太复杂了。前四回还好说,讲了贾雨村,甄士隐,林黛玉进京等,人物不多,关系简单,情节也不复杂。可是从第五回开始就迷糊了,谁是谁的大爷,谁是谁的女儿,谁是谁的丫环,彻底乱了。
而且曹雪芹也不是每出场一个人物就重点介绍一下,而是通过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对话来刻画性格,穿插介绍人物的背景之类,一不留神就晃过去了。越看越乱,越看越无聊。咬牙切齿读了大概有六七回,第一次就这样放弃了。不甘心,这么伟大的作品岂能错过?过了几年,又重新拾了起来。
这一次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先搜集资料,精心打印了一份《红楼梦》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关系表,猛一看,真是复杂啊,确实有点蒙圈。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这次因为手持尚方宝剑,读起来比上次轻松,每读到一个人物,就查一下表,基本上也就大概知道TA是何方神圣了,虽然读过了就忘了,但起码不糊涂了。
总算读到了十来回,结果又遇到了新问题:越读越没意思,每一回写的净是些鸡毛蒜皮,要不就是哥哥长妹妹短,整些诗啊词啊的,看注释都看不懂,顿时没了兴致。本来我认为阅读嘛,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快感,现在味同嚼蜡,何苦遭这个罪?果断放弃了又。
时间又过去几年,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自认为读《红楼梦》的最佳时机已经来到,于是,在某个冬夜温馨的夜晚,又从尘封的书架上,掏出了大部头巨著《红楼梦》。
这一回比上两回顺利,还是参照主要人物关系表,一路读下去。有了上两次残留的模糊印象,这些人物不再像过去那样陌生了,渐渐地找到了一点感觉。一读读到了二十多回,又没感觉了,怎么到20回还是整这些生活琐事啊?后来因为出差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就没有再接着读,于是,第三次又放弃了。
有一次读到一句话:有些事情你不去体验一下,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滋味。是啊,评价这么高的书,流传了几百年,岂是浪得虚名?肯定有它能够成为经典的理由,这一生,无论如何总要读完一遍吧?否则真的就会在人生中留下一个遗憾。
渐渐地,竟然推进到了三十多回,心中暗喜,这次有希望了。到了四十回,已经不需要咬牙坚持了,开始每天读两回,因为上瘾了,不知不觉就读了两回。
有一段时间晚上无事,就拿着《红楼梦》,一晚上有时竟然能读上十回,欲罢不能,几个晚上就读完了前80章。有个读书多的朋友教导我,《红楼梦》只读前80回就行了,后40回不读也罢,二者不在一个档次。我心想,万里长征已经走了2/3,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干脆就一起读完了吧。何况已经上瘾了,急于知道结局。
心中感叹曹雪芹先生太牛了,怎么整出这么厉害的一部小说的?确实,后40回写得比较一般,我就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当我读完第120回的最后一个字时,我知道,我又实现了人生的一个目标:《红楼梦》完完整整地读完了一遍,有种历经千辛万苦,唐僧师徒四人终于取回真经的感觉。
放弃了三次,只有第四次才真正读完了《红楼梦》,虽然晚了那么十几年,但终究让我欣赏完了这部伟大的小说。从此被《红楼梦》彻底降服。这是一部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在人生不同时期,一定要重读的伟大小说,每读一遍的感受绝对是不同的。
这本书,虽然后来我读得遍数并不算多,但是,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读,去体会它的伟大之处。正像颜渊评价他的老师孔子一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知有没有人读《红楼梦》,有过与我差不多的经历呢?
作为一个近两年勤勤恳恳喜欢红楼梦的人,我曾有一段时间是完全读不下去的。至于为什么:其一,经典的意义在于静下心去读,细心感受每一个细节,红楼梦的每一处细节都有可能是伏笔,在现代的快节奏社会很难静下心去读一本书。其二,描写较多,在平淡中轰轰烈烈,而不是一直大起大落,情节感没有现代网络小说强。其三,半文言,古诗词多,花令、九令、诗社等等,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很多人读不下去的原因之一。其四,一步以一个男的一群女的为主角的书居然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红楼梦更多展现了温情、亲情,就连王熙凤对女孩儿们、对宝玉、对众长辈也是真心。一部没有勾心斗角的书,讲述女孩儿们不敢流露的感情与生活中的亲情的书,不容易让人读完。其五,长。长的书本身会去读完的人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