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文化何用
(2024-08-11 08:11:18)
标签:
散文 |
何谓文化 文化何用
文化是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绝大部分人群集体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这种集体意识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正如名人区文伟所说“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
文化是外在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活动有机统一,文化既能被传承,被创造,被发展,也能被有意识的摧毁、覆灭。比如:四大文明古国所创造的文化,有不少文化随着王朝覆灭烟消云散,当然中华文化却源远流长,从未中断,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聚集、沉淀,它涵盖的内容既有过去也有未来,是一个群族习惯性活动。
人类的文化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包括:人类的历史、宜居环境、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用的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文化既包含意识形态,如:三观;又包含非意识形态,如:四大发明,国粹京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从人类的文化的内容上看,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升华和归宿。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精神文化则刚好相反。精神文化通常又称为哲学思想。
文化,不是抽象的、乏味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文化是有历史,有内涵,有故事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人创造形成的“产品”,是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沉积物。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可、默许的一种可被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外部世界在认知上经验总结和升华。正如伟人毛主席所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自《易经》贲卦爻词词,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何用?
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人的作用。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归纳起来文化作用为:指导人类活动,规范人类活动,传承人类活动。
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什么?中国文化精髓,概括成一个字,就是“和”。概括成三教六个字,就是:儒家:中庸;佛家:慈悲;道家:无为;精髓在于大道至简: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导,立场和角度大致不同,但三教在说一个核心:行为:利他;境界:无我;合一:万物和合;儒家《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家《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家《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东西方文化精髓决定民族发展。我们东方精神文化的精妙之处在于,在民间大都注重心性的修为,懂得包容;而西方思想文化总是有“工匠”之气,是相对具象的观念性文化。西方思想文化太主张对立性,对错分明,不讲包容。它的对立,不是说思想观念错了,而是对立的思想文化太注重于分别对错,因而失去圆通,不够通达与圆融。太执着于对错就是孤立。太自我的思想就会自私心重。没有包容就没有通达与圆满。
当下,我们的思想文化认知如果太专注物质,太注重自我,也会太自我与自私,就会忽略中庸精神文化之道的和谐圆满,当今国人的思想认知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喧染和同化,但到了转身的时机。
如何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我们通达了圣贤文化精神,就必须为民族担当奉献,不但要保护和弘扬圣贤文化,还要和谐西方文化侵蚀。
一个有思想的人:要尽力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思想有更多的担当,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是自己的事。我们要发起担当利他的勇猛大愿,让我们的经济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一个爱国爱民的人:心中一定没有私念。思想一定光明灿烂。讲话一定立地顶天。你若具备了正能量、大智慧、正知见,感召的人也能量正、心胸宽、正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