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称文化
(2023-12-31 09:07:49)
标签:
散文 |
中国的对称文化
世上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它便是中式对称之美。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在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建筑、绘画、诗歌、瓷器、楹联、图章、书法等都讲究对称,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概念。
对称,是皇城的基因,更是整个中国的基因。沿着这条对称轴走进中国,无论是皇家宫殿,抑或普通民宅;无论是群体建筑的规划,抑或一室一厅的布局;乃至亭台楼阁、家具的摆放,处处都有对称。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对称,这种人类最早发现和掌握的美,在中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对称之美源于自然,是客观存在于宇宙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见。对称之所以为美,这是视觉美的天性使然。而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崇尚,更反映在对称美的普遍运用之上。
有一位设计师曾说:设计中式家具时,只需在稿纸上画出四分之一,整个家具的设计基本就完成了。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对称的魅力与智慧所在。
对称,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蜜蜂等)结成左右对称。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也多是左右对称的。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
中国许多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
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像四合院把父母的卧室放在中间一样,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他建筑环绕在两侧。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遵循的一种结构: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
与强调社会群体间的关系相应,儒家形成了对中正、中和之美的追求,这种美学观含有浓厚的道德价值判断因素。例如,故宫里的地名,通常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理念。宫府体现儒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对称、整齐与秩序。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不对称的犄角会对运势有所影响。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外现。我国文化深受入世的儒家文化和出世的道家文化两方面的交互影响,反映在建筑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极大程度地表达着这两种文化的形式语言,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对称。
对称是指一种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且距离相等。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对称性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物的重力感,力的传递与支撑的关系中表达出建筑结构的作用。对称性与空间艺术形式合理地融合,使建筑结构本身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完成建筑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目的。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对称也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对称是均衡的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皇城、宫殿、庙宇、陵墓多为左右对称的缘故。
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高潮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
中国许多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空间位置的这种对称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在儒道释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中国文化讲究中庸和谐。“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在几千年的演变中,逐渐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
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中国人讲究重伦守礼,维护等级与秩序。中国古代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对称建筑衍生出的主次、内外等级的区别也可以用以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