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半片汉代瓦当

(2023-12-07 08:42:53)
标签:

散文

收藏半片汉代瓦当

 

瓦,顺乎阴阳,合乎五行,它不仅守护我们走过千年岁月,更是陪伴我们生老病死。

瓦当,一种中国人才懂的美,捡起一片瓦当,便可嗅到历史的味道,便可看到岁月的影子。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当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主要有防水、排水、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瓦当本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的一个小小构件,然而匠师们却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在这样一方小小的图形空间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

瓦当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最初多为半圆形,有素面瓦当及饰有重环纹的图案瓦当两种。春秋时期瓦当现可确认的主要有绳纹、素面和少量图案瓦当。战国主要的是图像纹、图案纹瓦当,如燕国的饕餮纹、兽纹、云山纹、卷云纹,齐鲁的树木纹、动物纹,秦国的鹿纹、虎纹、豹纹等。

在秦代,瓦当艺术呈现出一种清新写实的风格,图案瓦当多饰水涡纹,画像瓦当则多取材树木、树叶、动物等图案。

到了汉代,四神瓦当盛极一时,瓦当图案以云纹和几何变形纹为主,文字瓦当也繁盛起来,字数也由以两字到多字不等,且词句丰富,章法布局多样,瓦当艺术达到了其鼎盛时期。

四神纹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它包括四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组合成的一组图案,又称“四灵纹”。四神纹在汉代应用极为广泛,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纹、兽面纹瓦当渐渐多起来,云纹则简化变形,并且渐渐消失,莲花纹饰由素瓣莲花变为复瓣莲花,周围多饰有连珠纹,成为魏晋隋唐以至于宋代瓦当的主要装饰题材。

元代在瓦当中清一色的采用兽面为主的瓦当纹样,明清两代则以琉璃瓦为皇室用瓦,图案采用云龙纹为主,这一时期,由于普通民居的砖雕发展起来,冲淡了瓦当作为装饰的主体地位,瓦当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岁月里,瓦当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独自成长又默默老去,它像是最忠实的守护者,虽然历经千年风雨的剥蚀,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向世人诉说着时光深处最动人的故事。

瓦当,一种中国人才懂的美。或圆,或方,它们安静于青砖白墙之上;或伏,或起,它们都静默地守住一方。它们是夕阳下遥远的一抹轮廓,也是我们风雨欲来时候的避挡。它们是旧年泥做火烧的工具,也是我们至今永不凋谢的记忆。

再也没有什么,比瓦当更为平凡普通,也再也没有什么,能有瓦当如此深厚的意蕴。鳞次栉比黛瓦青,焚香品茶听雨漏。黄梅雨落,瓦上生烟霞,洇染成一片诗意。雨在瓦头,横的是帘,竖的是线。“瓦下听雨”的意境。想来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走过历史的烟云。

瓦当静静地待在屋檐上,感受着明月清风,花开花落,人世冷暖,它忠诚地守护着主人的平安。一砖一瓦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片青瓦,一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在千年的岁月中,中国祖先们曾以金取土,以水和泥,于烈火中烧结成瓦,将瓦叠于椽木之上,一瓦遮头,为中国人又遮风又挡雨。砖瓦之间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沉淀着民间记忆的丰厚底蕴,渗透着中国味道。

在漫长的岁月里,瓦当在不为人注意的屋顶上,默默地守护着大地上的人家。没有曾经的辉煌与灿烂,现在的瓦当仍是中国最美的印记,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抹不去的记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