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人为何用石狮作为镇宅之宝

(2023-11-27 08:42:30)

国人为何用石狮作为镇宅之宝

 

狮子,原本生活在热带,但是在中国,却常见庄严威武的石狮子,它们遍布各大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石狮子为何成为中国人的镇宅之宝?它到底有多少文化内涵呢?

石狮子,是汉族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避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成狮子的形象,是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石狮是汉族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古人常在住宅大门前摆放两尊石狮.

狮子形象始于汉朝。狮子不是中国原有的物种,据说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渐成为一种有神力的灵兽。

以石狮子做守门神兽,大约形成于唐代。唐朝时,长安城被划分为许多“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坊有围墙,有坊门。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这大概就是用石狮子来护卫大门的雏形了。

宋元以后,“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而坊门旁的夹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后来,看门的石狮子由豪门大户走向民间,并相沿成习。

石狮子有什么作用?

避邪纳吉。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可以用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住宅的平安,满足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

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若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灾害即将来临的征兆。

彰显权贵。用石狮子为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守门,可以显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体现威震八方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

艺术装饰。石狮子造型多变,工艺精美,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明清以后多在雄狮爪下踏一个“绣球”,雌狮脚下踩一个幼狮,不仅美观,还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美好心愿。

招财守财。银行门前通常都放着一对狮子,两只狮子表情各异,一只凶狠地张着大嘴,一只安详地闭着嘴巴。两只狮子嘴巴一张一闭也是有寓意的,张是招财,闭是守财,表示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

摆放石狮子有什么规矩?

宜放在西北方。一是因为狮子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西北方是它最活跃之处,占了地利;二是因为狮子属乾卦,居西北方,五行属金,故将狮子摆放在西北方,最能发挥它的功效。

宜搭配成双。摆放狮子以一雌一雄搭配成双为宜。倘若有一只破裂,便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切勿把剩余的一只留在原处。另外,一定要分清雌雄,左右不可倒置。一般来讲,左边是雄狮,右边是雌狮。

狮头必须向屋外。狮很凶猛,煞气较重,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因此狮头必须向屋外。若是狮头向着屋内,那非但不能治邪,而且还很可能令自己身受其害。

考虑好地形地势。一般来说,摆放狮子的地方宜高不宜低,前面应有开阔的空间。只有居高临下,狮子塑像才能显示出不凡的气势,因为具备了足够的空间,狮子才有用武之地。而将狮子摆放在低陷、狭窄的空间里,则会形成“狮子受困”的局面。

这种用石狮子做守门神兽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唐朝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都城,政府规划了“坊”,相当于现在的街区——作为住宅区。坊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坊门一般制成牌楼式,并在上面写上坊的名字。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着,以防风抗震,固定坊门。为了避免石块的生硬单调,能工巧匠们就在上面雕刻了狮子、麒麟等瑞兽,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这应该就是用石狮子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后,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家的声势,就参照坊门的样式加以简化,树立了门楼。而坊门旁的夹柱石,就演化成了守门的石狮。元代,看门的石狮子由豪门大户走向民间,并相沿成习。

《水浒传》中将老虎称之为大虫,不明就里的朋友或许认为:威风凛凛的老虎,怎么与小虫子扯上关系?其实古代不少深山老林都有老虎出没,而老虎聚集地与小村庄,城镇隔得并不是太远。自从战国时期,就有过老虎伤人吃人的记载。因此古人对于老虎的印象并不太好,甚至用大虫、害虫这些名号,将老虎比作为不祥之物。

其次便是,虽说老虎是肉食动物但也会祸害庄稼。古人由于条件简陋,除了达官贵人之外,普通平民百姓每日便忙着下田种地。可老虎栖息地和村民每日耕种田地产生冲突,老虎的确不吃素到,可老虎是昼伏夜出。每到夜晚,这些猛兽时常会将田地庄稼踩坏。同时古人下地耕作时,老虎会从林子里突然蹿出来,所以老虎并不受国人待见。

加之民间迷信学说中,老虎似乎与凶神恶煞所产生关系。某些民间习俗当中,生肖属虎的人是不能去接亲、迎亲,因此老虎很显然是不受古人待见。可狮子就截然不同了,西汉使节张骞出使西域,狮子被引进中原地区。西域各国为表达友好,将已经驯化成熟的狮子送给汉朝。据说汉武帝看见狮子颇有王者风范,也不像老虎那样胡乱伤人。因此西汉时期,雕刻家便用狮子为原型创作出了不少石雕。古人觉得狮子可以镇宅驱邪,因此石狮子的雕像便逐渐开始往府衙门口摆。

经过驯化之后的狮子,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的神兽麒麟。虽说麒麟是神话产物,也无人曾看见过它。可狮子与麒麟非常相似,鬃毛茂密,又颇有王者风范,深得帝王将相的喜爱。再加上到了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原,沙门文化给狮子的形象又增添了无数的加持。比如佛门中,有不少菩萨便是骑狮子。那么狮子便和麒麟一样被古人比作瑞兽,狮子既凶猛又对人臣服,不像老虎那样喜欢伤人吃人,还糟践庄稼。

因此我国古代,将狮子当作镇宅辟邪的摆件,而本地产的老虎却无人问津,这个现象直到近现代才有所好转。笔者认为,无论老虎和狮子它们都是猛兽,只是代表的寓意各不相同。经过驯化之后的老虎,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然而我国几千年来,老虎已经给人是一种既不好惹,又是害虫的又不吉利形象。没想到国外的舶来品狮子于中原地区生根发芽,不仅在佛教文化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也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这或许是当时的张骞,汉武帝刘彻所无法想到的事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古代人的浪漫
后一篇:狐智狼道鹰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