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过善良也没好报

(2023-07-27 08:01:53)
标签:

散文

太过善良 也没好报

 

万事有度,过则必反。做人做事太过善良,也未必有好报。有句俗话讲:“好人没好报,坏人乐逍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老天没有眼?这样还有天理吗?《小窗幽记》说:“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好人往往顾虑太多,法律,道德,行为规范都要遵守,喜欢为他人着想,常常良心不安,思想压力大,对身体就不好;而坏人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心里不憋屈,身体可能就好。

善良是美德,但如果成为一个毫无原则底线的滥好人,就是一场灾难,就会给自己带来恶报。

前些日子,潇湘日报报导了一宗堪称现实版“农夫与蛇”的事件。浙江李女士有一套学区房,她小叔的女儿升学,学校在那套房子附近。李女士没有多想,就把房子过户给小叔子。天有不测之风云,李女士的丈夫不幸离世。李女士为了偿还债务,想把学区房卖掉。万万没想到,她的小叔子乘人之危,强行霸占房子,说房子本来就属于自己。

李女士心凉了,无奈之下,唯有把小叔子告上法庭,最终夺回房子的所有权。房子重新夺回来了,但心凉了,不可能轻易变暖。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是蹬鼻子上脸的,他们会一面笑嘻嘻的对着你说你真是个好人,一边把所有不该是你承受的东西丢给你,拜托你,勉强你。你一旦接受了,他们则会变本加厉,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绝不会少。

《西游记》说:“恩将恩报人间少,反把恩慈变作仇。”有些人骨子里就唯利是图,他们把接受别人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这种人,天天给他一百块,他不会感恩,有一天不给,他就翻脸不认人。最可怕的是,被一次次地打击、背叛后,你可能不再相信善良,不再认同“善有善报”。

没有人是天生的圣人,没有人的善良,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折磨、摧残。古人说:“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善良很珍贵,千万别让自己的善良,葬送在阴险自私的垃圾人手里。了解人性,懂得人情世故,做个智慧的好人很重要,绝不能做东郭先生式的烂好人。施恩,要选好对象,让你的好心,送给值得的人。

有些忙,帮了就是害人害己。古人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善良,要有智慧的翅膀,才能真正帮助人。接济别人,要“帮急不帮穷”。面对急事,赶紧伸出援手;身穷心穷,唯有靠他自渡。

《申鉴》说:“罚不惩谓之纵恶。”不论是非对错,盲目伸出援手,不是行善,而是把对方推入黑暗的深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人一时,不如帮人一世。对方无法自救的时候,应该拉他一把。倘若他能够自救,那就束手旁观,让他自救自渡。不帮,对方会痛苦一时,日后则快乐无穷。不帮忙,有时就是最大的帮忙,是最大的善意,是最高的智慧。

做好人,得看自己有多大能力。《增广贤文》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帮一定要帮;超出能力的界限外,千万不要逞强。打肿脸充胖子,只会损害自己。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单位几个同事参加考试,一致推荐小红带领大家备考。小红同意了,因为在这些同事中,她学习能力最强,是公认的学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热心地给同事找资料、讲习题,还不时给大家讲课。考试结果出来后,小红傻眼了:所有同事都过了,只有她没有通过考试。

俗语说:“没有那么大的头,就别戴那么大的帽子。”凡事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为。下水救人,必须懂得游泳,否则救不了别人,连自己也会淹死。为了几句赞美的话语,逞强帮忙,弄得灰头土脸,不值得。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经济条件、个人实力允许的时候,不妨兼济天下,能力有限,还是得先顾好自己。好人和蠢人往往只是一线之隔,中间隔了个“原则”;善良和残忍往往也只是一纸之隔,中间隔了个“无知”。一个不懂拒绝的人不会长大,一个没有原则的好人只会沦为他人眼里的笑柄。更何况,世上不存在谁没了谁不行,没了你的帮忙,别人一样可以过得下去。

行善积德,永远是高尚的情操。只是在做好人的时候,需要找好对象,讲求智慧,拥有能力。掌握正确的方法,把善良的种子播撒到别人的心田,世间,会因你而变得美丽。

常听到身边人抱怨:总见到善良的人被欺负,受尽委屈和各种苦难;恶人们反倒过得都挺好,这一切都太不公平了。原因其实很简单, 真的就是你,太善良了。美国哲学家爱默生就在随笔中劝诫人们:“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是的,善良要有度。即便选择善良,也不能太善,因为太过善良的人,基本没好报。

太过善良,是一场灾难。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太善良,就会被生活啃噬得尸骨无存”。是的,如果你善良过度,就有人敢把你欺负,你太过善良,就有人会把你利用,你的善良,反而变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一旦有一天,你撑不住了,累了,要倒下了,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甚至在利益面前还会毫不犹豫的推你一把。太过善良,有时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己。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善良对待。要知道,这世上,不是每次伤害都能被原谅,也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善良对待。一直很喜欢几米在书中说的这样一段话:“有一天你会明白,人不能太善良,如果事事都太大度和宽容,别人也不会感激你,有时候应该适当的有点脾气,对待有些人真不能太温柔和忍耐。”是的,善良是一种美德,但善良过度,就是一种愚蠢。

所以一定要记住,虽然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人心,但可以把自己的善良交付于真正配得上的人。善良很贵,请不要随意浪费。

善良,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记得听过一句话:“没有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或许在如今这个年代,得寸进尺成了很多人的信条,但善良本身并没有错,世上也总有人心怀善良。不知道大家还不记得那个叫陶勇的医生?今年年初,正在出门诊的他,被一名手持菜刀的患者从7楼一直追砍到6楼,经过后续整整两周的抢救,才得以摆脱生命危险。

即便如此,在被问及对那个蓄意砍伤他的崔某的态度时,他说:“现在不恨了。”

相反还想看看病人背上腰椎手术留下的伤口,想告诉他,当时给他做手术,想尽办法给他省钱,真的是仁至义尽了,也更想让他知道,其实这个社会没有想象中那么黑暗。毫无疑问陶勇是善良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并没有选择原谅。所以我们也要学着变得没那么善良,去精简自己的人际关系,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付出,学会合理拒绝。适度善良,正是人生最好的活法。

做人绝不可以太过于善良,福报就会出现渐渐地消失。因为一个人太善良了,就很容易被人敷衍,一个人太过于心软了,也很容易被别人看不起。事实也是如此:做人太过于善良,自己的生活必定也会无法顺心如意。

有的时候,仔细地想一想,一个人一味地去迁就别人,别人就会越得寸进尺;甚至,还会在不在意的时候,别人会踩上他一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听说过了太多太多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把冻僵的蛇救活了,农夫不但没有得到蛇的报答,反而农夫被蛇给咬死了。因为,蛇只是在冬眠,等到蛇完全苏醒的时候,便本能地咬死了农夫。

所以,做人对任何人都太过于善良,只会像羊一样任人宰割!刚才,当人们看到过了农夫与蛇的故事,也不得不承认现实就是这样,生活,不得不使人一点点成熟,也不得不让自己一点点坚强。世上的人都喜欢“捡软柿子捏”,对于太心善的人,也同样是如此。

在古时候,楚汉争霸时期,项羽一时心善,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刘邦就是这样抓住了项羽心善的弱点,还在以后的战役中,救走了一家老小。最终,楚霸王项羽面临四面楚歌的时候,刘邦却没有念及当初的恩情,放他一马。所以,做人要懂得给自己的善良划一个度,该出手的时候,该果断出手就出手。

否则,当一个人的心善,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太过于心善的人,也总是会被感情所操控,做事也十分的不理智。所以,做人太善良一点也不好,项羽的福报也正是葬送在自己的善良中。

一个人,太过于善良,就很有可能是在助纣为虐。因为,当一个人的善良,很容易被人利用,也很容易被人欺负!所以,当一个人要在做好事之前,就要充分的了解清楚对方是否真正需要帮助。该帮助的时候,人们就要去帮助,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做人心善,就要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同样,一个人太过于善良了,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恶”。这样的一种“恶”,只会让人们的财气和福气渐渐地远离自己。

做人一生,不能太过于善良,更不能给他人“嗟来之食”的帮助,否则,当一个人赔得起自己的良心,却永远喂不饱别人的贪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