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亚明
黄亚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266
  • 关注人气:2,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欲知天下事须读圣贤书

(2023-05-21 07:59:45)
标签:

文学/原创

欲知天下事 须读圣贤书

 

明代冯梦龙说:“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使人博学,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读书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从书中汲取到别人的经验,便减少了靠自己撞破南墙来获得教训的可能。

古人的句窦典章,是古圣先贤们用心观察这个世界和宇宙的心得体会。我们现在有幸可以看到,就实现了我们与祖先们的跨时空连接。穿越式的纵向读书方法,神交古人,让人不孤单,读《庄子》就和庄子交朋友,读唐诗就和唐朝交朋友,读宋词就和宋朝交朋友。

不只是朋友遍天下,而且还朋友遍古代,加起来就是朋友遍古今。这等于纵向扩大了社交圈,而很多智慧就是从这种纵向社交圈产生的。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冯梦龙说:“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

读书可以提高修养,但这绝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读书很多甚至是专家教授、修养依然令人不齿的人,太多了。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满而神和。读书之所以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正是因为可以养气。

庸俗无趣的生活是一种病,读书就是我的止痛药。时间带走一切,读书带走时间。与其在人群中苦苦寻找答案,不如纵身字里行间,被圣贤的智慧和人格光辉所照耀,见天地,见众生,终而见自己。

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知识总量的提升。据说现在高中生的知识体系可以涵盖亚里士多德时期人类的知识总和,而经过近三百年科技的爆发性增长,个人穷其一生,也不过能掌握某个细分枝节上的基本知识。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已经认识到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穷的知识,是很危险的。

学习的目的是增加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看清这个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百度文库,学成一块移动硬盘。家里有一副卷轴,写的是黄庭坚的诗句:“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常作灾”,我算是好读书的人,买书是日常开销,书架上越来越满,能读完的没几本,手机碎片化阅读费时而无益,越发感觉经典书籍的可贵之处。茫茫书海,能开卷有益,广阔心胸,读时享受,读罢口齿余香者寥寥。

人如果没有高度,那他眼前看到的都是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格局,那他眼前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所以,层次决定高度,一个人坐什么位置,决定了你看待问题角度和高低。一个公司的老板,考虑的就是公司如何发展,如何增加利润;而业务员考虑的就是如何创造更多的业绩,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时候,当你埋怨身边的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请俯下身去,让自己走进他们的世界。对于没有见识的人,请不要和他谈高度,所谓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用什么样的态度,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见识决定高度,没有高度,只能放低自己,这才叫同流才可交流。

俗话说: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成为万物之本。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发热,你最多只是一个灯泡。我们必须要成为发动机去影响别人,你就是核心。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想要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得先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说,如果你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费力爬到更高的山顶;不然,山顶的风景,只能在仰望中艳羡。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往往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会被眼前的问题所困扰,他知道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他告诉我们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尊重他人。尊重内涵,平等,价值,人格,修养。尊重两个字看似轻于鸿毛,实则重于泰山。它如生之空气,是与人交往之融洽之道。懂得尊重的人,总是让人舒适温暖,如闻淡淡幽兰,如睹春日青山。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尊重朋友的隐私,不嘲笑,不散布;尊重亲人的关爱,不厌烦,不逃避;尊重孩子的思想,不强势,不打击。尊重别人的劳动,即使是家人也要表示感谢;尊重别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我们无权干涉;尊重别人的习惯,喜好不尽相同,才有个性差异特色。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尊重不同价值观念,对错涵盖不了世界,不评论,多理解。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尊重。尊重不是客套,不是礼仪,更不是虚伪。尊重是一种温暖的距离,没有伤害,只有感动。

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俯望不仰望,不卑也不亢;尊重是一种修养,知性而优雅,将人格魅力升华,大爱无声挥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