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旅游遇上诗词意境更悠远

(2023-04-03 08:36:40)
标签:

文学/原创

当旅游遇上诗词 意境更悠远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行旅诗,是诗人在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所著。三峡两岸,猿啼猴鸣,此落彼起,不绝于耳;江上轻舟,飞速行驶,重山叠岭,瞬息穿过。

《秋浦歌》李白: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此写顺水泛舟时所见青山夹岸、花香拂面的景象,表现的是一种轻快愉悦的行旅感受。

《午憩僧房》宋·严粲:黄尘吹不到禅房,窗纸风翻叶叶凉。触热行来牵昼梦,孤蓬听雨下潇湘。

潇湘,指今湖南省境内。此写行旅途中的孤寂之情。“听雨”一词,既表现了旅途的孤寂无聊,又体现了一种文人生活的浪漫情趣,别有一种凄美的色彩。

《扶风歌》晋·刘琨: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

发鞍,御下马鞍。此写行旅之途的起歇情形,对偶工整,音律和谐。“长松”、“高岳”所营造的情境,也令人回味无穷。

《赴洛道中作》陆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徂,往。衔思,含着忧思。晚上睡觉时抱着自己的孤影而眠,早上出发时含着忧思而行。这是何等孤寂、凄凉的行旅之途呢?

《感遇》岑参: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选材广泛,包括述志、山水、赠答、行旅等多方面,其中尤以边塞诗最为出色。难道你没看见那身高百丈,正在那里拨弄着云彩的松树枝吗?秋风即便是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奈何不了它。

《拂晓行军诗》明·朱元璋: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这首诗描写诗人清晨旅行诗所见到雨露、星光等景色,意境十分优美。

前段时间听到有人谈起旅游的话题,曰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玩腻了的地方到别人玩腻了地方去玩,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俗,可也非常的客观。

丹麦作家安徒生说过:“旅游就是生活,甚至是一种方式”人类从满足生存到追求生活的质量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积聚和闲暇时光的增多,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去游山泽,观湖泊,去郊区,或田间地头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甚至去远行,到边疆、沙漠、草原甚至去国外领略异域风情。

当代旅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突破了传统的书斋文化,庙堂文化,雅文化的界限,而成为了一种具有民间文化、庶民文化、俗文化的结合体。古代的旅游文化常常带有浓重的逃避色彩,往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心灵的宁静,以及心中苦闷的对外宣泄。

还有的是自恃高雅而乐山乐水,还有的呢是为饱眼福甚至是口福而去,各种目的不一而足。而我觉得现代人的旅游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呈现出多元化,所以当代旅游已不仅仅在于景点,而且还有住、行、游、购、娱乐等文化方面的需求。

在我看来旅游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旅游的意义在于对山川自然和人文古迹之美的领略和感受,观望高山之雄奇.体察深山老林之静谧,感受海洋湖泊之辽阔。文人们借助登览名山大川,能增加笔下的宽宏博大,科学家领略山空明月,会萌生创造灵感,而普通大众通过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或者是岸堤水坝、田间地头遥望天边夜空,也无疑会排遣心中的压抑,对大自然倾诉一下心中的郁结。通过对大自然的静静感受,你会惊奇的发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自然地美能折射出人性的美,他能调节你的困惑,抚平你的创伤,使你振作起来,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旅游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人对大自然的重新认识的过程,所以,旅游不仅仅是一个看的过程他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仅限于“到此一游”的人和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对于旅游的深刻内涵,及感悟是不一样的。仅仅感受山岳风光是不够的,须知每一处名山大川、古刹钟声都有他独到的文化和价值所在,这就需要我们的旅游爱好者,认真研究细细品味才能更好的显现出来。

所以,我还觉得旅游更是一种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我国旅行的鼻祖,明代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他用毕生的精力游遍了祖国的大部疆域,他站在黄山的莲花峰高吟到:“薄如海内外,唯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论断,至今被人们所承认。孔子也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何为玄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