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

(2023-01-04 10:07:31)
标签:

文学/原创

人生没有不幸福 只有不知足

 

《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足的人内心更富有,生活最幸福。往事如过眼烟云,人生如南柯一梦。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浮华。知足常乐,方能看见内心的丰盈绚烂,寻回真实的自我。

所以有人归纳说:历尽坎坷,方知平安就好;历尽艰辛,方知忍耐就好;历尽磨难,方知从容就好;历尽繁华,方知知足就好。知足,是一种智慧

《增广贤文》有两句广为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在《红楼梦》中,智通寺也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可谓震慑人心:“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幅对联写的不仅仅是贾府,也是世人常态: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回头时但为时已晚。

明朝有位胡九韶的人,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讥笑他说: “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这怎么谈得上是清福?”

胡九韶满足地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知足中常乐,淡泊中进取。如果你能够领悟这一道理,你将会如释重负。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

简单,最好的生活状态。生活选择简单的过,这种境界,便是知足。或许,简单是浅浅的随意和从容, 仿佛小桥流水般朴素与自然;或许,简单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 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名句,清雅脱俗。他舍名去利,远离高屋广厦和市井繁华,隐居杭州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靠着卖梅子的钱维持简单的生活。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对物质要求越少,越容易快乐。或雨或雪,或晴空如洗,林诗人欣欣然泛舟湖上,往来烟水之间;或倚在老梅树旁,看白鹤起舞。诗兴大发时,便引声高诵,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庄子·逍遥游》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栖息在树上,所占不过是一根树枝;鼹鼠到河中饮水,所需不过是装满肚皮。“凡外饰者,皆内不足者”,简单,知足,便是生活最美好的状态。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我们来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无非为了内心快乐。而我们沉迷于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寻快乐。我们不停地抱怨,压力山大。这些压力,细细想来,不是别人给的,恰恰是自己给自己的。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担心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一日,他在沙滩上踱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唱着歌。他想起了自己无忧的日子,问流浪汉:“你一无所有,怎么这么快乐呢?

流浪汉说:“怎么会一无所有呢,我有沙滩,有阳光,有健康,衣食无忧。”渔夫略有所悟:这个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乐。知足常乐,不是说说,而是每时每刻,内心真的知足。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幸福,其实很简单。森山大道在《迈向另一个国度》中说到 :“我们终此一生都得迎接最后的大限之日,无法回头,因此当下根本无需介意年龄,只要努力、任性地活着就好,生命的滋味就在于此。”

知足,其实很容易,就是:手里有一颗糖,就不会盯着别人手中的那一颗。知足的人,不会事事较真,不会勾心斗角,对拥有的满足,对眼前的珍惜。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习惯于把自己和别人相比,殊不知,在你拿证据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时,别人也在羡慕你的长处。其实,人应该学会知足,知足才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对自己和对家人的要求也提高了,这让我们很少有胜利感和满足感,我们的物质得到了满足,但我们却总爱抱怨,因为一些小事就不开心,一些无形的压力阻碍了快乐的心情,我们要调整心态,以平常心面对生活,把事情想得简单些,学会知足,就会得到幸福。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常乐者最富有,因为知足本身就是财富。”知足才是最幸福。首先,我们为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而知足,比起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比起聋哑人,我们能够倾听和交流;比起肢残者,我们能够行走稳健;比起病人,我们不受病痛的折磨。这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知足常乐是一种特别多人生感悟,把它储存在心灵的谷仓,永远接受阳光的照耀,才不会惋惜一眼就望到头的缺憾。阳光坐在上空,细数人间的苦难和幸福。我坐在小院的阳光下,放飞缤纷的思绪,在沧桑的故事里长高在变老。

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们的心态。懂得感知幸福的人不盯着别人看,而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懂得感知幸福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别人拥有得多。幸福与不幸只是一念之差:可能家财万贯的人也会不快乐,可能街头流浪的乞丐却常常感觉到快乐。

人应该学会知足,知足才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真正幸福的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子都很满足、都一样开心,绝不会整天抱怨房子没有别人的大,没有别人的好。懂得感恩和知足,生活才会赐予我们无限灿烂的阳光;而一味攀比的人,只会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生活。盲目地向上攀登,到最后,摔得份深碎骨的只有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任何依靠外界的幸福都会干涸。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一个人的自身拥有,都是真正的和唯一持久的幸福源泉。

幸福的来源出自于自足自安,一个人只有自足才能幸福。”知足,是内心里的从容和淡定, 就像轻轻走过的岁月,不染风尘。天涯海角,尽在心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足,便是幸福。心有所盼,却懂得止步于缘分的尽头,回头必是万里晴空。知足中常乐,淡泊中进取。历尽坎坷,方知平安就好;历尽艰辛,方知忍耐就好;历尽磨难,方知从容就好;历尽繁华,方知知足就好,《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足的人内心更富有,生活最幸福。

往事如过眼烟云,人生如南柯一梦。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浮华。知足常乐,方能看见内心的丰盈绚烂,寻回真实的自我。

简单,最好的生活状态。生活选择简单的过,这种境界,便是知足。或许,简单是浅浅的随意和从容, 仿佛小桥流水般朴素与自然;或许,简单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 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名句,清雅脱俗。他舍名去利,远离高屋广厦和市井繁华,隐居杭州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靠着卖梅子的钱维持简单的生活。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对物质要求越少,越容易快乐。或雨或雪,或晴空如洗,林诗人欣欣然泛舟湖上,往来烟水之间;或倚在老梅树旁,看白鹤起舞。诗兴大发时,便引声高诵,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