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洐传》开篇诗
(2022-08-12 10:31:16)
标签:
文学/原创 |
解读《水洐传》开篇诗
《水浒传》的引首开篇诗为:“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这里的“五代”,指的是唐宋之间公元907—960年间的5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篡弑相继,变乱频仍,53年间先后换了4姓14君。“车书”的典故出自《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首七律是序诗,它用诗的形式,交代了《水浒传》开始前的一段时代背景:战乱结束了,社会长期安定;宋朝太祖传位太宗,太宗传位真宗,真宗传位仁宗,历时一百年,“百姓受了些快乐”。所谓“福兮祸所伏”,这也正暗示着有某一种不幸即将来临。
这首看似天下升平的诗作,正是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大师邵雍之手,原题目是《观盛化吟》,原诗有两首,此为第一首。原诗是:“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寻常巷陌犹簪绂,取次园亭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
作者施耐庵在引用的时候为了体现整部水浒传的主旨大意,稍做了文字上的改动。比如:“山川”改为“江山”更能代表国家。“罗绮”比“簪绂”更能代表官场、贵族。
明朝学者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的著作《金批水浒》中,也保留了这首开场诗。他只是将 “人乐太平”改为了“天下太平”。并批曰:好诗!一部大书诗起诗结,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结。由此可见,金圣叹对此诗作为整部小说的楔子的高度认可。
作者以为引用这首诗作为开篇主要有两大作用。其一:用短短的一首诗,总结了五代末到北宋末的百年历史跨度;其二,用天下升平之乐,来衬托官逼民反之悲;其三,引用易学大师邵雍的诗作,更站在预言的角度上阐述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
邵雍精于易术玄学,是堪比管辂一类的人物,尤其是《梅花易数》,更是易学的点睛之作。
梅花易数又称梅花易,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
关于为何起名《梅花易数》,这一点和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还有刘伯温的“烧饼歌”一样,也有着渊源和故事。
据传,有一天邵雍在观赏梅花的时候,偶然看见麻雀在梅枝上争吵,以易理推衍后,预言明日夜晚会有女子前来来摘折梅花,被园丁发觉而追逐,女子惊慌跌倒伤到膝盖。
这一预测现象果真在隔夜丝毫不差地得到验证。因此邵雍闻名于世,后人就将他的这种预测方法取名为“梅花易数”。
作为顶级易学大师,可以说邵雍在号称盛世的仁宗时期,就已经看出了帝国盛极必衰的末路。据载:初,邵雍尝曰其长子伯温道,世行乱,蜀安,可避居焉。后来邵伯温带领家人避居蜀地犍为,果然避免了被金人屠杀的危险。
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说起诗词,在“四大名著”里,无疑《水浒传》是最少的。可要说起贴近老百姓,在“四大名著”里,恐怕也只有《水浒传》了。毕竟这就是一本描写各种小人物和失意者的书。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水浒传》里的诗词,对于世间的人情世故,总有着一种很接地气的透彻。虽然有人会觉得没什么境界,也有人会觉得没什么韵味。但这不就是真实的生活吗?
“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水浒传·第二回》。
话说洪太尉上龙虎山,本来是要请张天师下山,施法消除灾祸。结果他偏偏没事找事,闯到伏魔殿里放出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酿下了更大的祸患。天底下的很多事,都是无事生出来的。
“事遇机关须进步,人当得意便回头。”《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一把火烧了史家庄,摆脱了华阴县令的围困,这就是在关键时候要敢于向前,不能退缩;金翠莲父女已经逃走了,鲁达却还要去找郑屠算账,这就是在得意的时候,忘了及时回头。世界上的事,没什么好与坏,其实就是个适时而作、适可而止。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水浒传·第三十回》。
先是被设计陷害下了大牢,后来发配路上又差点被害了姓名。此时的武松,本来可以一走了之,却忍不下心头的这口恶气,扭回头就血溅了鸳鸯楼。忍字头上一把刀,可插在自己心窝里,总好过没完没了的惹麻烦。
“妙药难医冤业病,横财不富命穷人。”《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清风寨知寨刘高,宋江本来是不想得罪的,所以把夫人送还给了他。结果他却把宋江给抓了,还想着去邀功请赏。结果换来的却是,被花荣一刀把心给剜了。知恩不一定要图报,但一定不可以恩将仇报,不然就是自作孽。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宋江在江州,本来就是个囚犯,不好好坐牢,整天跟戴宗、李逵几个兄弟喝酒吃肉。结果一个不小心,浔阳楼题了反诗,引来杀身之祸。人在社会上交朋友结弟兄,最好不要整日在一起厮混,这样对谁都好。
“地狱与天堂,作者还自受。”《水浒传·第四十五回》。
潘巧云嫁给杨雄,本来已经是二婚,却嫌弃杨雄不知冷知热,跑去与和尚私通。最后落了个和尚被杀,自己也香消玉殒。而杨雄虽然解了心头恨,可公务员是不能再当了,只剩下上梁山这一条路。佛家讲因果,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无论是好还是坏。
“良善为身福,刚强是祸基。”《水浒传·第四十七回》。
杨雄、石秀和时迁投奔梁山,路过祝家庄。由于时迁偷吃人家报晓鸡,逃跑时被抓,杨雄二人则遇到了杜兴。杨雄对杜兴有救命之恩,于是杜兴答应要营救时迁。可惜祝家三兄弟恃强凌弱,一点不买账,为日后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埋下了伏笔。
古人说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一味争强好胜,就是在给自己埋祸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水浒传·第五十三回》。
高唐州知府高廉,他妻子有一个舅舅叫殷天锡,仗着权势霸占了柴进叔叔家的花园。谁知换来的却是,别说花园了,自己把命都给丢了,还把祸事引给了外甥女一家。不义之财为什么不可取?就是因为取了也留不住,还有可能惹出更多的祸事来。
“背后之言不可谌,得饶人处且饶人。”《水浒传·第六十回》。
樊瑞本来领着项充、李衮,在芒砀山干得好好的。不料朱贵跑宋江跟前,说樊瑞这伙人想吞并梁山。众好汉一听,当然不干了,一窝蜂就去打樊瑞。幸好最后还是宋江没下死手,不但使双方罢了刀兵,还多了三个兄弟入伙。
所以说背人之话不可听,不光被说的那个人有麻烦,就是听这话的人,也很容易入了别人的套。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宋江等人归顺朝廷以后,先是跟辽国干了几仗,然后又去征讨方腊,众兄弟死了个七七八八。功劳是立下了,还挺大,可最后的结局却是,一杯毒酒下肚,一命就此呜呼。
给别人打工,这两种时候是最危险的:一种是毫无功劳,一种是太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