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欲苦参禅》沉默是一种修行

(2022-04-18 08:00:57)
标签:

文化

文学/原创

《无欲苦参禅》

沉默是一种修行

 

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没开口。

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磕头,起身,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富翁走后,来的是个穷人。穷人:求菩萨赐给我金钱。家里人病重,急需钱啊。磕头,起身,他看到了一个钱包掉在了地下。穷人:菩萨真显灵了。他拿起钱包就走。流浪汉想开口说不是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可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这时,进来了一个渔民。渔民: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磕头,起身,他刚要走,却被又进来的富翁揪住。为了钱包,两人扭打起来。富翁认定是渔民拣走了钱包,而渔民觉得受了冤枉无法容忍。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一场纠纷平息了。

你觉得这样很正确吗?菩萨:你还是去做流浪汉吧。你开口以为自己很公道,但是,穷人因此没有得到那笔救命钱;富人没有修来好德行,渔夫出海赶上了风浪葬身海底。要是你不开口,穷人家的命有救了;富人损失了一点钱但帮了别人积了德;而渔夫因为纠缠无法上船,躲过了风雨,至今还活着。

流浪汉默默离开了寺庙。

许多事情,该怎样,就怎样。等待它顺其自然的发生,结果会更好。可面对现实的时候,有谁又知道,事物本身该有的结果是什么样子呢?

静观其变,是一种能力!顺其自然,是一种幸福!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必争、名誉必争,惟缺,包容!

包容二字,重千斤。从佛教的观点,包容,即宽容、宽恕。其本质,为慈悲。是谅解,乃反省。

为什么要包容?古人说的多好啊。潘岳曰: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曰:君子贤而能容众,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曹植曰: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朱德曰: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这也是古人常说的:有容乃大;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得饶人处且饶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的,包容,既是理性的抉择,亦是品德的使然。

许多时候,加之我们的,来自——对方的伤害,是出于无奈的;对方的迫害,是被强制的;对方的欺骗,是情不由己的;对方的背叛,是心不由衷的;对方的谎言,是为了自我的基本保护;对方的失信,是因为世上的失信太多。

因此,真的,不要埋怨。如要埋怨,就埋怨自己。为什么自己障碍如此之多?为什么自己福报如此之小?为什么自己前世积德如此不够?为什么自己的好运如此之少?

而且应当,彻心彻肺,彻头彻尾,彻彻底底,忏悔我们的往昔所造诸恶业,让往昔所造诸恶业,我们而今一切皆忏悔。

记得,战国时,唐睢与信陵君有段对话:唐睢:我曾听说,事情有不可忘记的,有不可不忘记的。信陵君:什么意思呢?唐睢:人家有恩于我,不可忘,要图报;我有恩他人,不可不忘,让之过去,就像没发生。

包容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包容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包容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包容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韧劲,包容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包容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包容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包容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是啊!包容无敌!包容必胜。

人与人打交道,免不了碰上不对脾气的人,于是便出现其中一种情况:生气。生气的人有的会发脾气,有的会掉眼泪,前者多为男性,后者多为女性。

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自己希望的落空或被人误解指责,心里失衡所致。无论哪一种,都会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坏影响,轻者心情不好,重者生出疾病,等于用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

让自己不生气不是忍,而是打内心明白生气的原理和危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生气给身体造成的伤害。有人说“忍字心上一把刀”,可见“忍气吞声”的艰难和痛苦。

当一个人生命层次提升之后,明白“生出病来无人替”时,就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控制情绪”是人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不会再去生气。

生气是弱势者的“专利”,强势者的特点是“发脾气”去伤害人,而生气的人是被伤害。

如何做弱势中的强者?那就是用智慧调控情绪,不是简单无奈的“忍”,而是用智慧转变局面,以“智”取胜,做一个不示弱的弱者。

当人遇到不公平、不合理、令人生气的事时,先让失衡的心静下来,找平衡点:今天他敢这样对我,那是因为我还不够强大,他在度化我,让我提升和完善。这种“心态平衡法”会很快让自己烦恼的心平静下来,不伤害自己。然后让自己分析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对方不敢再攻击和指责或平等对待?你可以“拉虎皮扯大旗”,因为唬死人不偿命。再就是用“佛学观”提点自己,这是前世的因今生的果,是自己欠了他。被他责骂是在帮助自己消业障,是件好事。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修炼之后的超能力。

不让自己生气是一种能力;让自己生不起气是一种境界。前者修身,后者修心。被人误解很正常,哪怕是你最亲的人。不要总盼着别人跟你想到一起,毕竟心不同,想法就不一样。出现矛盾时,不妨一笑而过,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磨合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