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联合并 挑战中国足球伦理
柏祥
申联合并,无疑是当今中国足球的一大新闻,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国奥英国挨揍,以及朱广沪赖胜“欧洲劲旅”哈萨克斯坦队。
猛地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的心里一片冰凉:申花的倒掉,将使中国足坛失去一股重要的力量。毕竟,2004年的“十月革命”,如果没有申花、鲁能这几家俱乐部在,局面到底会成什么样子,谁也不好说。从总体上看,申花是对中国足球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尽管她夺得的冠军不是很多,但申花走的路子还是在职业足球的范畴之内,除了引援等等技术性失误外,还没有大的偏差。失落归失落,好在今天会后来看相关新闻,才发现申花并没有倒掉。这真是让人高兴的事情。毕竟,新的申花让动荡了多年的上海足球有了重新开始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承接着上海足球传统的,是充满希望的。
新的申花虽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磨合,新赛季到底怎么样让人拭目以待。看起来,似乎呼声很高。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不过,在这个消息刚刚出来,就拿新申花和大连、鲁能相比,似乎还有些动物般的冲动。申联合并之后,有好多内部的工作要做,例如管理的理顺,甚至主教练的选择等等。这些工作,都非常繁重,也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同样,大连和鲁能也不会因为这次合并而多加一堂训练课,多打一场教学比赛。事实上就是,申联合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连鲁无关。
但这不能说这次合并对于中国足球就没有任何意义。中国足球发展这么多年,其实很缺乏一些基础的东西。那种黑白的伦理体系一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例如当年曾经有技术路线,1981年输给新西兰后又走身体路线,龙王上阵,一句“球队不能主教练说了算”,使中国足球又进入权力足球的时代,总而言之,中国足球谈不上左摇右摆,反而更像一个不断恶化的肿瘤,随便掉下点渣来,几乎就是病灶。
在这次合并中,对于中国足球脆弱的伦理体系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赛程赛制的改变不说,上海足球再次以一个整体的概念冲击中国足球,从自身形象以及在中国足坛的地位,都会发生改变。合并之后的申花更能代表上海,更像是申花了。其实,这就是本人在看到申联合并后感到欣慰的原因。毕竟,只有这样,足球于一个地方才来得更有意义。由此我斗胆预言一句:今年申花的主场,必将人声鼎沸,热闹起来!
同样,于这种伦理概念中,申花也难免触动某些人的神经。新华社某记者再度质疑:申花是国有资产,转让是否要盘点一下家底?其实,这种观点,太把足球当回事。足球创造的无形资产到底值多少钱?如果真的值钱,是好东西,文广能不能在乎?能哭着喊着退出?文广作为企业,这么大的利益能都不在乎?这是典型的血统论,是姓资姓社的争论。无形资产只有变现才有价值,例如我们的饮料企业健力宝,变现不了,不是照样一钱不值?这位记者也不看看,当年健力宝的评估的价值是多少?
所以说,还是多给申花一些支持,谁也不能剥夺上海人民看一支真正的上海队踢球的权利。我们的球迷够可怜了,在这种脆弱的伦理体系中,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维护球迷的参与足球的权利的。好歹有了这样一点希望,又是和连鲁比,又是血统论,申花足球得承受多大的压力?
前一篇:普世的足球与科学自大的经济学
后一篇:逢打必赢 国奥小将从此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