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日记

标签:
孤独症儿童育儿 |
分类: 育儿话题 |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
题记
据统计,每1万名儿童中就有2-13例孤独症儿童。目前,我国的孤独症儿童约有100万名左右,不!应该说是100万个家庭!而我们家就是这概率之一的家庭。
好友家有个小女孩名叫依依,今年六岁了,是个非常漂亮、招人喜爱的小女孩。三岁半的时候被确诊为孤独症,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回忆四岁时的依依,同其他自闭症儿童一样,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被打扰,对交流完全没概念,手语和图片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更别说口头表达。为了养育依依,爸爸妈妈不得不卖掉自己辛苦奋斗得来的婚房,搬到能为依依提供适当服务的地方,两人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依依,艰辛可想而知。但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社会上很多慈善机构和善心企业的帮助。其中我们最最感谢的还是方太!
自从 2012年11月11日,方太正式启动了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起,依依就被邀请进入了这群需要被关爱的大集体中。历时6个月,期间参加了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举办的“快乐厨房”和“快乐运动”大型主题活动。一次又一次地被方太为孩子们做的一切给深深打动!同时依依的一些变化,是让我们最为惊喜的!虽然依依的进步很微弱,但是我们很有信心,只要有爱,依依总有一天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健康的生活!
2013年5月12日,在这个特殊又温馨的节日里,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再一次举办了“户外拓展”活动。那天我和朋友带着小依依来到了共青森林公园,首先看到了这一群久违的可爱的志愿者们,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是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把他们聚集了起来,在那么多次的活动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其次就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一到现场就看到他们在布置场地,吹气球、摆造型,忙得焦头烂额。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喜欢,让他们玩的高兴!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切都看在眼里,非常的感动!
很快活动就开始了,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给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空白风筝,希望他们用自己手上的画笔,在风筝上描绘出他们心中的蓝图,放飞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大多数小朋友都因为缺乏安全感,对环境不熟悉,所以一直粘着家长,不肯自己动手绘制。因为在他们心中爸爸妈妈仿佛就是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在生活的迷雾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不过经过家长们和志愿者的示范,多数小朋友渐渐打开了心扉,慢慢接受了周围的事物。当天还有风筝大师也在现场,为小朋友们勾勒图案,让他们自己填色。
着实让我感到,其实世界上的事物,并非每一样都完美无缺。棱角和锯齿也一样有美丽的一面。关爱生命,平等待人,我们的每一份理解和关爱,都是在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
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也有人说,他们是小雨人,人世间的风雨太猛烈,他们要属于自己的,平静的世界。
超人有超人的大披风,小雨人却把雨伞丢了,所以每到阴天的时候,总是想找一个屋棚躲起来。
朋友是个高材生,所以当初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她怀孕四个月的时候就给还在肚子里的小依依听胎教音乐,出生后给小依依买了很多彩色图书、磁带、儿歌、音乐,教她认字。在两周岁时,小依依就会蹦蹦跳跳地数1~100个数,会背三十多首唐诗,识字100多个,在我家周围居住的孩子里可算拔尖了。当时,我们高兴地不得了。可是,在小依依三周岁以后,我们发现她经常自言自语,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喊她时也像没听见似的。自己乱跑,喜欢爬高,上椅子、桌子、窗台上玩。更主要的是她的对话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开始退化,直到三岁半。。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儿童自闭症的可怕。
不过经过志愿者们一番耐心的示范和小心翼翼的引导,依依开始慢慢接受周围的事物了,愿意和志愿者姐姐一起放风筝,这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这些看似属于寻常孩子的游戏,在那一天却肩负了特殊的训练使命。
看着小依依跟志愿者在草地上不停转圈圈,发出咯咯咯咯的笑声,不停的说“姐姐,我们转的再快一点!”我和好友不知道多高兴!
之后在画T恤的时候,当志愿者问小依依想在T恤上画什么的时候。小依依说“今天是妈妈节,我想在衣衣上画两个爱心,一个大爱心是妈妈,一个小爱心就是依依,依依要永远和妈妈在一起!”依依还调皮的在T恤上印上自己的小掌印,证明这是她的T恤,好友在一旁感动的哽咽数次。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还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和一支鲜花,让小朋友们亲手送给自己的妈妈,表示感谢。当妈妈们接过孩子递上的鲜花时,再也压抑不住激动的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也是一份安慰。因为家长承受自闭症的折磨一点都不比孩子少!
我们感谢方太小雨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计划队我们这些特殊家庭的关爱!
同时,我想说!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事业不是某个机构和某个企业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人员的重视、支援和帮助!在这边付出的,一定会在某个地方收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