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快乐于滇
有次跟我说,她们当地的晚报要育儿方面的文章,看到我博客里有相关博文,就推荐了我的博客给编辑,今天快乐于滇
告诉我说,晚报刊登了我的博文了。谢谢!
其实发在博客里的小文章都是即兴写的,语言没经过什么推敲,这一上报纸,感觉博客还是要好好写才是,加油!

今天来本报晒育儿经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和写作方面有高招儿,她就是畅妈。
先说说读书。
进入小学以来,畅妈的“亲子共读”计划大致按这三步走:
第一步:亲子共读。
畅妈说,上小学后课余时间更少了,午饭后到上学前有半个小时,好好利用起来,还是不错的。家长、孩子轮流共读的书目最好是故事集、散文集,每人一篇轮流读,比如金波老师的《影子人》;也可以是长篇的故事,妈妈读两页,孩子读一页,过一阶段后,可以让孩子读得多一些。孩子慢慢长大后,可选的图书更多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大林和小林》、《追踪小绿人》、《万能女生王卡卡》、《小淘气鬼尼古拉》等都是这个阶段读的。
畅妈告诉记者,叶圣陶的《稻草人》短篇小说集买来后,畅儿一读就喜欢上了,主动和妈妈分工:“妈妈,这本书很适合朗读,我们轮流读吧,一人一篇,都要出声朗读。”
“我会很认真地朗读,并声情并茂,给畅儿一个好的示范。”畅妈说。
第二步:独立阅读。
畅儿三年级后,畅妈对于阅读方面就逐步放手,没怎么参与。
畅妈所做的只是帮助畅儿选购大量优秀的儿童图书,由畅儿自己自由读。有时一个下午就可能读一本,有时要一周,甚至几周才能读完一本。这完全按畅儿自己的意愿。
第三步:注重积累。
畅妈说,其实读书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抄写好的句子和写读后感。
在读的过程中,遇到精彩之处用曲线标出来,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则可以用红笔打一问号,便于之后向人请教或自己查。
在读的过程中,随手写一两个字:真美、喜欢、好玩等,有时也写一句话,都是很好的做法。
说完读书,再说说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作文。
很多家长说,我们不会指导孩子写作文,每次老师一布置作文,全家人都帮着孩子在一大撂作文书上找范文。然后改头换面地抄写,以应付学校要求的作文。
这样做有用吗?下次还要抄,下下次还要抄,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写?
当抄作文成为一种习惯,哪个孩子还愿意写作文?
畅妈觉得,想要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要带孩子去体验、观察,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素材的过程最重要。
这周,老师要求看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写观后感。
畅爸下载了《闪闪红星》,陪畅儿看完,然后再让畅儿写。
畅妈一直主张写前要多交流,写什么、怎么写,写后也可以指点哪儿好哪儿不好,写的过程家长要离开,由孩子独立完成。
而想要提高作文水平,多读多写是最有效的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