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2010年5月,由中国早期教育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卓越育儿大讲堂”公益讲座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式开课。只要是参加培训、并顺利通过育儿论文的学员就可以得到一张“家长执照”,受到一些80后白领们的关注。
“家长执照”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介绍孕前、孕期需要的各种准备,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介绍有效的家庭沟通技巧。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都要写一篇论文,通过论文答辩者才可获得“父母执照”。
刚开始看到这样的消息我觉得很好笑,“父母执照”?也太搞笑了吧。细读这则新闻,我得到了这样的信息。
一、80后主动参与培训,有“当好父母”的意愿。
有执照就能当好家长?没执照就不能当好家长?当然不是。但愿意去接受这样的理论的,可以看出他们有“想当好家长”的意愿,但育儿是长期的,做一名好家长是要不断学习的。
二、育儿论文是纸上谈兵。
短期的洗脑、培训,肯定会灌输给学员许多育儿的理论,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结业的论文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当了父母,还要理念联系实际,毕竟孩子千差万别,每个孩子都是个例,而做父母的工作对象是自己的那个孩子。
三、“家长执照”不过是张培训结业证书。
驾照、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都由专业的机构来颁发,是上岗的前提。中国早期教育协会有没有这样的资质?没有讨论的价值,从新闻上看,这所谓的“父母执照”,无非就是一张培训结业证书,只能证明你参加了本次培训、并通过了育儿论文答辩,不能像其它执照一样作为你上岗的必备条件。

80后,在我们老一辈眼里,如70后,60后等,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早些年网络等媒体上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包含攻击的字眼处处可寻,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随着90后逐渐长大,现在这些帽子都戴到90后头上了。80后现在的年龄介于20至30岁之间,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与吸收能力是极强的,他们在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崛起,逐渐成为中流砥柱。
静下心来想想,从这“父母执照”中我们看到了80后的积极向上的面貌。80后白领们关注“父母执照”,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当一名家长的责任重大,面临为人父母这一重大课题,他们愿意系统地学习“孕前、孕期需要的各种准备,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家庭沟通技巧”等知识。不论是几0后,没有谁天生会当家长,不管是从老一辈人那里学来的育儿经验,还是现在从网络、书籍、培训机构学习,学就比不学强,肯定会有积极的作用,这不容质疑。
“父母执照”现象我虽不敢苟同,但可以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