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说谎)

标签:
畅儿妈妈四年级作文真实作文的生命不说谎 |
分类: 育女心经 |
文:畅儿妈妈
从孩子刚懂事起,家长就开始教育孩子诚实的重要,要做一个不撒谎的好孩子!
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不能撒谎呢?好像有一个地方是“被允许”的:作文里……
孩子的“实话作文”:
“今天放学,我又是走回家去的。我走啊走啊走啊,走得脚都酸了。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买一辆奔驰车来接我?我不想走路了!唉,这只是我的一个梦。”
结果是:被他爸揍得屁股开花,“小小年纪,好逸恶劳!”作文被改成:
“今天放学,我又是走回家去的。和煦的春风吹在我脸上,我心情非常高兴,因为我锻炼了身体,又保护了环境。老师说,如果我们都不开车的话,有害气体就减少了。所以,我真高兴啊!”
皆大欢喜~~
看了忍不住要笑,想坐奔驰被打屁股,孩子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被打的教训中“被撒谎”的。
不论是当老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还是当妈妈,面对一个孩子,我一直遵循着叶圣陶先生的教导: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今后我还会这样坚持下去,因为我觉得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不真实就是没生命,命都没了,何谈选材、立意?
孩子在作文中为什么要“说谎”?一般来说有这样三种情况:
一是没的写。写作文前老师没指导如何观察,如何选材,孩子不会写,但作文还得交,怎么办?编呗,先应付了这一次,下次作文我再好好写,但下次又重复了这次,直至成为习惯,小学六年一晃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最初级的“说谎”,但只要方法得当,能改正。
二是想写得更好。课文是千挑万选出的经典,作文课上老师读的范文是千修万改出来的例子(我从不主张读范文),孩子的生活中往往不会直接有这样的特例,所以就要讨巧、要虚构,要加些水分。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从老师的角度看,就是过高了作文要求。“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在这样情况下虚构,就是不会走就学跑。
三是为了得高分。是不是真实的东西写起来反而得不到老师的青睐?是不是虚构的比真实的分高一些?很多孩子热衷于虚构,甚至高考作文中为赚阅卷老师同情,很多学生写父母双亡。这样的虚构就不仅仅是作文的“小问题”,而是做人的“大问题”了。如果一切“假大空”的作文全入不了阅卷老师的法眼,是不是学生就不会写假文去讨好了呢?
先来看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习作的要求。
1-2年级:写话
1
2
3
3-4年级:习作
5-6年级:习作
小学生作文内容不外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文怎样做才能够真实?我仍崇尚叶圣陶先生的教导:生活就如源泉,作文犹如泉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向生活中要素材,我曾写过博文《“三多”让好妈妈教出好作文》,强调了三多:多观察、多积累、多鼓励。
比如观察小动物。畅儿写过几种小动物?数也数不清了,写得比较成功的就数一年级的几千字的《小蝌蚪观察日记》,此文获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写小狗的《我家里来了个“新成员”》发表在《小青蛙报》;《亲爱的小白兔卡卡》将发表在《中国儿童报》上。唯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春天来了,我在想还有什么小动物能养在家里的?不然周末去买几只鹦鹉?还要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楼前常有麻雀飞来飞去的,也是好素材。
再如要写真实的事、说真实的话,不胡编乱造。我深知孩子一旦陷入了“胡编乱造”门,就再难以自拔。就如吕叔湘先生的比方:偶尔用好词修饰,就好比在衣服上绣花样,能使整件衣服更显华贵,但如果绣得多了,就成了戏装,穿不出去。我总以为畅儿四年级了,读了许多的书,应该强调言语优美了,但从长远来看,四年级也是小孩子,仍处在学走路的阶段,不着急让她学跑。以前畅儿曾在作文中贴标签,要么开头来一段司空见惯的帽:“童年的趣事犹如沙滩上的贝壳。。。”要么写到最后总要加一段话来点题,装大人:“这真是一件怎么怎么的事啊”。
下文是畅儿四年级写的《秋天的云》,红色部分像标签一样贴在那里,显然不是畅儿自己的真话。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但云像一床厚厚的被子似的遮住了它。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照进了我的房间。从窗外望去,蓝蓝的天空,一条雪白的云很长很长的,仿佛印在天空,把天空划成两半。过了一会儿,长长的云飘走了,蓝宝石般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面白色的旗帜,那面旗帜飘啊飘啊,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因为它飘过的地方没留下一点痕迹。
当然,真实并不反对想象和联想,编童话、看图作文、扩写、续写、补写,这些都需要想象,这与我强调的“真实”是两码事。 |
畅儿妈妈看到少儿博客的话题征集,一时兴起,有感而发,欢迎博友积极参与!(说一句题外话:如果写博客不是真实地记录,而是假大空,哪位还愿意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