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自作自受”

(2008-06-05 08:23:14)
标签:

自作自受

吃一堑

长一智

育儿

分类: 生活印记

     典型事例: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黄思路妈妈王晶教育孩子。

    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是大人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呢,该错的还错,该忘的还忘。王晶的做法与其他父母大不相同,当女儿做错事的时候,让她自作自受,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先去吃一堑,然后长一智

    学校排练节目,八岁的黄思路走得匆忙,忘了带伴奏磁带。王晶发现了,却没做声。她想,女儿常忘东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赖心理就增加一分,那么以后就还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让她受点挫折,让事实来教育女儿。黄思路快到校门口才想起来,打电话给妈妈,请妈妈赶快把磁带给她送去。

    当时,王晶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时间给女儿送去。但她没这样做,只对女儿说:你自己犯的错误,不应该惩罚妈妈。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黄思路没有办法,只好向老师说明情况,把节目顺序调一下,然后骑车顶着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带。王晶说:我让她多跑了这一次,后来她却少跑了无数次,因为她记住了这个教训。

    自我反思:事前提醒,事后埋怨,毫无效果。

    比如整个一年级,天天为畅儿丢文具、丢杯子的事烦心,几乎每次上学前都要提醒:看好自己的铅笔、杯子。等放学回来一看又丢东西了,就毫不客气一阵埋怨:连自己的东西都管不好。妈妈说了多少次了,用完铅笔要放回文具盒,喝完水把杯子塞到书包一侧。有用吗?没用。这样斗争了近一年,连畅爸都为畅儿鸣不平:每天这样提心吊胆,就怕丢了东西,还有什么好心情呀。

    比如每周一一大早,临行前,总少不了一番唠叨。畅爸往往比较同情畅儿:“畅儿,动作快点吧,不然妈妈又得催你。”可我容易吗?要提醒的太多了:书包收拾好了吗?(废话,书包晚上早收拾好了)快点。水壶呢?怎么还没倒水?换鞋子。外套怎么还没穿上?红领巾,快戴上。。。有时走到半路,畅儿突然发现忘带红领巾了,我又会一番唠叨:妈妈说的时候就要赶紧戴上,现在总不能再回家戴了吧。

    比如昨天晚上,发现畅儿的铅笔没削,马上把文具盒找出来,削好两枝铅笔放上,当时还沾沾自喜:幸好我发现及时,不然上课怎么办?一点也没有让她自作自受的意识。

    当然,也有时候是让她“自作自受”了,但目的不是为了让她“吃一堑,长一智”,仿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为了惩罚她。

   今后打算:等有合适的机会,让畅儿也“自作自受”一回,让她为自己的行为负一回责,长一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