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阅读习惯 |
分类: 读书札记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想,一个人读书也有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我会读书。怎样算会读书?识字是前提,圈里各位孩子目前已经基本扫除了识字的障碍。我曾在第五周议题: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中写过我的具体做法。“畅儿是2004年的五一前上的幼儿园。三周岁四个月,小班。从那时起开始订阅《幼儿画报》,一读就是三年。这份杂志对畅儿的阅读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个月三期,每次当我拿着新书去接她的时候,她都欣喜万分。读故事,做游戏,乐在其中。在读书的过程中又认识了大量的字,为她以后的阅读扫除了障碍。
上了一年级后,我也曾想给她订阅一份合适的杂志,可是一直没有找到,除了在学校里订的没什么价值的《当代小学生》。在上学期,我很盲目,总以为她识字量大了,能读了,给她选择了很多现在看来并不适合她阅读的图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青少版的《西游记》。为了调动她阅读的兴趣,我们约定每天一章,利用中午饭后的那段时间,那本书,断断续续用了我们近一个月时间。虽然畅儿兴致很高,可是现在想来,如果读点别的,能读得更多,更好。”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方法还是要指导的,做做勾画,写写批注与感想。这样专业的东西,等孩子大点再做也不迟。
第二境界,我爱阅读。我们所实践着的共读到底要持续到孩子几岁?听听专家的建议吧:家长应当在孩子初中毕业之前,一直坚持给孩子读书,尽管这时候孩子早已能够自己阅读。大多数孩子在13岁之前,听力要比阅读能力高,因此他们能够从听家长给他们读书的过程中汲取许多知识。给再大一些的孩子们读书,也能使你向他们介绍一些他们自己不可能去攻读的书籍。
家长如果能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那么读书的欢乐将伴随他或她一生。如果我们能在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读书,到六七岁的时候,他没有理由不迷上了读书。对于一件自己都非常喜欢的事,家长能做的也许只是给他支付买书的费用了,呵呵。
我看,目前,我们圈子里的孩子大多处在这样的境界里。
第三境界,阅读已成为习惯,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和孩子一起,有时是家长读孩子听,有时是家长孩子轮流给对方读书,或者干脆,让孩子读给爸爸妈妈听,我们还可以做着别的事,只管把一只耳朵送给他们就好了。不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都在阅读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这样的阅读习惯,坚持一年两年,坚持三年五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一切成为习惯,阅读就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读一辈子的书。
前一篇:亲近文学 快乐成长
后一篇:畅儿图文日记:美女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