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评价策略
(2014-02-19 09:35:52)
标签:
华夏教师管理教育校长学生 |
分类: 精彩推荐 |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评价策略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已广泛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使用。但是,我们常常将注意力放到活动的设计上,而作为英语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没有得到重视。实际上,有效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也尤为重要,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强化剂。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评价可以分为有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法。
一、小组自评,学生发现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过程的主体。给学生自己评价本组表现的机会,是学生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重要手段。《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聪明的人能够看清自己的问题。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全面客观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里不仅仅指对个体的评价,而是对自己所在小组的整体评价。小组自评需要老师事先设计一个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纬度评价自己小组的活动效果。例如,学生可以评价小组活动时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活动过程中同伴的参与情况,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等。当学生对自己的小集体进行评价时,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在小组活动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有 益于老师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小组内部的成员,通过自我评价锻炼了自我反思的能力,为小组间的互评打好基础。小组互评的结果可以用分数量化,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仅仅是口头上的陈述,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组间互评,学生学会批判和欣赏的重要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体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总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样就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对团队合作的成绩的肯定。在小组自评的基础之上,注重组间互评,让学生对其他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学会相互欣赏,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正确评价他人的表现。
组间互评可以是两个对应组之间的互相评价,例如组1和组2互评,组3评组4互评,以此类推。也可以是顺推评价,组1评组2,组2评组3,组3评组4,以此类推。还可以让某一组或者某几组对所有组进行评价,或者给每个组指定不同的评价方向,给所有组进行评价。例如,有的组专门评价每组活动的总体效果,有的组专门评价各组的表达能力,有的专门评价各组的参与度,有的专门评价创新力等等。作为教师,在组间互评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
这种组与组之间的互相评价,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教师经常可以从学生们的评价中看到孩子们有创意的想法,给老师带来很多启示。
三、教师评价,学生获得激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教师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评价在学生看来是最有权威性,最具指导力的。因此,教师在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时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需要和差异,评价要准确得体,内容丰富。这样来自老师的评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才能给小组活动提供动力。教师的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公平性原则。无论是小组自评,组间互评还是教师的评价都要有一个依据,应当在小组活动之前给出评价的纬度和标准。教师可以参照《新课标》和学生们一起制定适合小组不同组员的评价标准。在进行评价时不参杂个人感情和原始印象,要公正公平的对小组表现进行实际评价。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鼓励和建议。
2.合理性原则。教师的评价不同于学生,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由于学习者能力有限,可能会存在评价的不合理的现象,老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更正。但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评价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基础、知识水平等特征,才能给出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们真心接受来自老师的评价。
3.激励性原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中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措施予以鼓励。比如,激励性的语言,加分,贴星,掌声,物质奖励等等。不管我们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首先要为学生建构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让学生们更愿意为小组付出。当学生的内容感到安全和自由了,才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
4.开放性原则。教师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教师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意见,简单武断地对小组活动的情况发表意见。当遇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疑问的时候,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学会聆听,理解学生的想法,在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对小组合作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更能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
总而言之, 有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持续产生积极作用的主要动力。教师要把评价作为媒介,和学生真心交流,小组合作才会绽放出魅力。
——本文刊登于《华夏教师》杂志2013年第11期,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