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快乐坐月子 |
昨天有个回来月子中心游泳的宝宝,在和宝妈闲聊的时候,宝妈说刚做完产后42天复查,感谢我们新妈妈的护士在她坐月子期间暖心的照顾,产妇各方面都挺好,孩子也长得很好,就是黄疸还没有退干净,医生给开了茵栀黄口服液让宝宝吃,退黄疸,我听了后觉得很吃惊,孩子各方面都挺好,而且医生也确定孩子的黄疸退的慢是因为母乳喂养,主要是产妇说孩子吃了茵栀黄后老吐奶,所以就让宝妈把茵栀黄停了。
之所以说这个例子,就是跟大家在普及一下母乳性黄疸的知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文/新妈妈月子医院 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