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不是坏小孩
(2019-10-21 09:44:16)分类: 父母课堂 |
文/董平平
【无法区别幻想与现实】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女孩丽丝独自在家吃光了所有的点心,当妈妈问起的时候,丽丝说自己只吃了一点点,是家里的小狗贪吃,把点心都吃掉了。有时,孩子仿佛生活在动画片里似的,总是混淆幻想和现实,夸张扭曲事实,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于孩子来说,自己说的就是他们感受到的。他活在他的幻想中,他相信自己的话。
在孩子的字典里:没有说谎的概念,真相是由他们的感官和想象里来的。
给您支招:
让孩子学会区分幻想和现实。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喜欢吃妈妈买回来的点心,妈妈会很开心,下次还会给丽丝买。可是,妈妈很奇怪,小狗是不吃点心的,它为什么吃了丽丝的点心呢?一定是我们丽丝主动把好吃的点心拿给小狗一起分享的。”这样您并不破坏他的梦想,他也变得没那么容易混淆梦想与现实。
【为了引起别人关注】
撒谎,对于一些感到孤独或者被忽略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人注意的方式。6岁的冬冬总对伙伴讲他家里养了很多小宠物,有小金鱼、小花猫、小黄狗,还有小白兔,其实,冬冬家里并没有养宠物。但是自从说了这样的谎话,冬冬惊喜地发现:从来都没有这么多的伙伴围着他问这问那,争相请求到他家里去看小宠物。
给您支招: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孩子对自己缺少自信。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与重视,他常变换自己的角色或者夸张自己的优点。惩罚不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或者特长。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其实我们家里没有小宠物也没关系,你可以请小朋友来家里玩拼图,你们小伙伴可以在一起比赛,看谁拼的又好又快。”
【不知如何讲出真相】
有时,孩子的谎言也是一些事实的线索,尽管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转进新学校的那天,7岁的王皓告诉同学们他的爸爸是校长,班主任老师很惊讶,因为这并不是事实。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他并不想讲出缘由,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他终于说出是因为他怕新同学欺负他,而编出的谎言。
在这类谎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孩子不知道应该如何排解的困扰或者对环境变换的不适应,这时,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
给您支招:
不要简单地用道德的标准来评估。这将破坏父母和孩子间彼此的信任而导致孩子继续说谎的叛逆心理。强迫他深化自己的谎言,不如尽量找出他撒谎的意图。从他的谎言中找到答案,我们要学会包容孩子的谎言,慢慢发现困扰孩子的蛛丝马迹,帮助他度过难关,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到他是被爱和被接受的,学会宽容,让孩子在您的感化中找到诚实的勇气。
【为了逃避惩罚】
孩子有时说谎就是为了免受谴责或者逃避惩罚。我们经常听见孩子说:“不是我!”。哪个家长没听过这句话?一位朋友跟我说,一天下班她发现女儿丫丫把客厅的墙涂得五颜六色。朋友质问的时候,丫丫手里握着彩色铅笔,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不是我。”
给您支招:
“就你一个人在客厅,不是你画的还有谁?”高声质问是没有用的,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用柔和的语言让他放松紧张的心理。
“丫丫,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其实,这画画得很好,妈妈也很喜欢,就是画错了地方,如果画在本子上多好啊。”如果他承认错误,要给与肯定和鼓励,毕竟承认错误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孩子没有马上承认,也不要继续逼问,给孩子一点思考和反省的时间。很多时候,不是大声的质问和惩罚才可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