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霞
天津新世纪儿童医院保健中心
宝宝若肠道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对于食物的消化及对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到宝宝整体的生长发育。在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前,难免会出现肠道问题,为了不让宝宝的肠道受到伤害,父母应该学习一下不可不知的小“肠”识!
肠道健康信号
判断宝宝肠道是否健康,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宝宝的日常小表现观察出来。
1、便便
便便是辨别肠道健康的一个重要信号,便便的性状、次数都与肠功能的好坏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大便呈软膏状,卵黄色,每日约2—3次;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其大便通常呈硬膏状,淡黄色或浅白色,每日1—2次;年龄略大些的孩子,其大便呈黄色,干湿适中,每日1—2次。
便秘
若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在排便时或有疼痛感,相邻两次排便的间隔时间有时会长达4天以上。当宝宝在膳食中摄取过多的脂肪或糖类,便可导致宝宝大便干硬。此外,若孩子在有便意时,不及时排便,久而久之也会造成便秘。当宝宝出现便秘时,不要滥用缓泻药物,因为长时间使用缓泻药物反而会导致便秘。
当宝宝出现便秘时,父母应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保证膳食中有足够的水和食物纤维。对于大孩子,可以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刺激胃肠蠕动。吃饭也是促进胃肠蠕动的自然机制,所以固定的进餐时间也会有助于孩子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如有必要,每日早餐时间可适当提前,让孩子在去托儿所、学校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排便。
腹泻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主要是指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往往与饮食因素、过敏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但大部分是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所致。
若宝宝的便便为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粘液,且日常排便的次数超过每天5次以上,则表明宝宝可能患有肠炎或消化不良。若患儿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可能会出现脱水的现象,此时应及早来院治疗,防止宝宝出现酸中毒,从而危及生命。
2、屁屁
来自肠道的气体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留意宝宝的屁屁,对做好孩子的饮食调理和肠道保健有着重要意义。例如,若宝宝屁多并有酸臭味,则说明宝宝可能是消化不良,应该减少喂养或限制高蛋白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果宝宝断断续续不停放屁,但无臭味,这多是因为饥饿而引起的肠蠕动增强;如果宝宝屁多粪便也多,可能是蚕豆、豌豆、山芋等产气食品吃多了,因此应削减高淀粉食物的摄入,适当在宝宝的饮食中,增加蛋白质与脂肪类食物。
3、腹胀、腹痛
造成小儿腹胀、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像宝宝胃肠蠕动障碍、宝宝吞食的空气过多、气管病变造成的胀气、以及宝宝消化不良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容易引起宝宝腹胀的原因。如果孩子无屁也无便,但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特别是在过多食用冷饮后,此时父母要考虑宝宝是否可能得了肠梗阻,应及时来院就医。
如何喂养有助宝宝肠道健康?
1、母乳喂养
我们提倡宝宝在周岁内时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不仅可以满足婴儿对营养的需求,更有助于宝宝消化能力的发育。母乳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可抵消大肠杆菌所分泌的肠毒素,保护宝宝的肠道不受侵害。热天尽量不增添新的以及不易消化的辅食。
2、避开夏季断奶
尽量不要在夏季给宝宝断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温度高,宝宝的消化液分泌较少,若宝宝完全改吃普通膳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此外,夏季细菌活跃,容易污染食物,招致肠炎甚至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发生。
3、注意饮食卫生
父母应避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并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4、少吃冷饮
如果宝宝食用太多的冷饮,那些冰冷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血管收缩,胃肠道分泌紊乱,继而诱发“冷食性胃肠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更可能引起肠套叠,导致肠梗阻,危及孩子的生命。
5、不要轻视腹泻
如果宝宝一旦发生腹泻,父母应予以重视。带宝宝的大便去医院化验,如果大便有多个白血球,属于细菌感染,此时父母应注意不要随意自行使用药物,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无明显白血球,则属于肠道紊乱,可能与饮食不调或病毒感染有关,可以使用益生菌制剂调理肠胃。但无论哪种情况引起的腹泻,如宝宝腹泻次数多,或伴有呕吐、高热等,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