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宝宝掏耳朵指南

(2019-05-23 10:02:27)
分类: 父母课堂


/潘昕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健健康康成长,孩子身上也要干干净净的。因此,宝宝的小脚丫、小手指、小耳朵就成了家长们时刻关注的地方。但是,爸爸妈妈知道吗,宝宝的小耳朵可不能随便掏哦!

     耳朵里的耳屎又叫耵聍,一般都认为耳屎是无用的废物,其实不然。因为耳屎在保护人的耳朵方面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耳屎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耳朵,保护耳道和鼓膜。如果有小飞虫飞进宝宝的耳道,一旦尝到苦苦的耳屎,也马上就会“逃之夭夭”。另外,耵聍含有油脂,能保护外耳道的皮肤。耳屎还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但如果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鼓膜会因之而受到剧烈震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而耳屎则可以像消声器那样减低声波的冲击,以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听力。由于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正常情况下,干的耵聍而形成的小块耳屎,可随着开口说话、咀嚼以及头部的活动而自行掉到耳外。有人做过试验,发现耳道有自洁的功能,能将异物向外搬移。当然速度比较慢,和指甲生长的速度相当。既然这样,耳朵里的耵聍就不需要我们去清理了。给宝宝掏耳朵指南

可是有的家长总爱给孩子掏耳朵,其实,掏耳朵有很多害处:

1、  掏耳朵时,由于嬉笑打闹,可能损伤外耳道的皮肤;还可能发生意外,穿破鼓膜,引起严重耳聋。

2、  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干净,可引起急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给孩子造成很大痛苦;

3、  给孩子掏耳时,由于照明不好,可将外耳道口的耵聍推到里面,压迫耳膜而引起耳痛、头晕、咳嗽、以及头痛等症状。

4、  长时期掏耳,还可引起外耳道慢性损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侵入外耳道而产生乳头状瘤。

不过,耳屎太多对孩子的危害也很大。儿童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皮下组织较少,紧贴软骨和骨膜,且有极丰富的神经分支,更易受到耵聍堵塞的刺激和伤害。若耵聍分泌过多或外耳道狭窄,耵聍不易排出,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就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不及时取出的话,耵聍栓塞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压迫外耳道的皮肤时间长了,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涨及肉芽形成。在洗脸、洗澡或游泳时,耳朵进水可将耵聍栓塞泡胀,引起外耳道发炎,产生疼痛。耵聍栓塞若紧贴耳膜,也可引起压迫症状,如耳鸣、头晕,甚至引起反射性咳嗽、头痛等,严重的由此还会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长时间的耵聍栓塞和感染可以引起外耳道皮肤破坏、骨质吸收,产生外耳道脂瘤,疼痛症状十分严重,这时需住院手术治疗。

目前正值夏季,在清凉的游泳池里玩水嬉戏,是夏季里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可是,每每游完泳后,就有不少孩子嚷着耳朵疼,被父母紧急送到医院救治。这多半就是耳耵聍作怪。一些孩子的耵聍长期堵塞在耳道内,夏季游泳时一旦耳内进水,坚硬的耵聍潮化膨胀,就易引起耳痛、耳鸣甚至眩晕等问题。所以,分泌物比较多、代谢旺盛的宝宝要注意定时清理耵聍,还要注意防止宝宝耳朵进水。如果孩子耳内有较多耵聍堆积,家长切勿置之不理,以免酿成大祸。

给宝宝掏耳最好请医生帮忙,而不是自己去掏,越掏越深,到时就麻烦大了。医生会戴上耳镜对宝宝的耳朵做一番“侦察”,估计耳屎量和耳道的堵塞程度,然后用针筒向宝宝耳内注射温水,把耳屎冲出来。不会让宝宝感到疼痛,也不伤到宝宝的耳道和鼓膜,非常安全。如果孩子说不舒服一定要掏,父母一定要小心翼翼,只可在表面看的见地方轻轻掏,不可以进入到耳道里面。动作尽量轻柔缓慢,使用较钝的挖耳勺。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耳朵进水问题,如果宝宝的耳朵进水了,家长可以采用纸巾吸水的方式,也就是将纸巾撕成条,放在孩子的耳道内慢慢将水吸出。而不是用棉棒在里面掏,水掏不出来,孩子的耳道还可能受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