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隐性饥饿”
目前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已经显著减少,但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钙的缺乏威胁着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义为“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的婴幼儿,可能在尚未被感知之前,就已经对其体格生长,智力及神经心理发育,免疫功能等形成不良影响,并为成年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两亿的高血压患者、9700万的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的经济负担占到中国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0%以上。加强慢性病防控,重在关口前移。而做好营养工作是慢性病风险控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从源头把好关,从婴幼儿开始,健康的社会才能形成。
二、宝宝什么时间易发生“隐性饥饿”
开始添加辅食到3岁的宝宝容易出现“隐性饥饿”。
婴幼儿生长发育到4-6月龄时,要开始添加辅食。这个时期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很高;而添加辅食后,由于胃容量小,摄入的辅食品种和数量还非常有限,与此同好似,配方奶摄入量减少,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微量营养素的缺乏,造成贫血,缺锌等问题。据调查,我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婴幼儿贫血发生率达到25%,缺锌比例达到40%。而7-12月龄宝宝铁缺乏的比例高达65.2%。另一方面,1-3岁的宝宝,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造成肥胖,而宝宝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也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出现贫血,缺锌等问题。 其他情况如宝宝生病时胃口不好,夏季宝宝出汗多,肠胃不好等,均会造成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缺乏。
三、如何避免宝宝出现隐性饥饿
首先要注意均衡营养,多学习科学喂养的知识,正确作好辅食添加,并注意宝宝均衡摄入各种营养。
其次,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新观念,及时进行微量营养素的均衡补充,预防贫血等营养不良的发生。
第三,宝宝食欲差,挑食,爱哭闹,容易生病,爱出汗,睡觉不好,咬指甲等情况,就要注意可能是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
专家建议,伴随辅食每日进行微量营养素的均衡补充,可以有效预防贫血等隐性饥饿问题。营养包就是联合国和卫生部的专家组专为我国婴幼儿设计的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品,经过长期的临床使用,产品安全有效,得到许多专家的好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评价营养包项目是营养干预项目的一个成功范例,对于中国儿童营养改善工作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