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
仪态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人的举手投足都体现出家庭的教养、文化素质以及社会地位。
所谓“礼”,指某种约定俗成的仪式;表示尊重的行为。所谓“仪”,指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礼仪”,是指为使各种人相处在一起能愉快融洽,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仪态礼仪包括“坐立行”,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姿态,尤为重要。
一、 坐:脚着地,坐凳中,不歪头,不晃身,背挺直,坐如钟,小手放双腿。
二、 立:抬起头,挺起胸,收紧肚,脚并拢,不驼背,不屈膝,就像一棵小青松。
三、 行:眼睛向前看,肩膀要放松,摆动两只手,挺胸向前走,不摇摆,不晃头,高抬腿,轻落地,千万不要拖着走。
仪态:立正站好,行注目礼(眼睛正视对方)。
表情:亲切、自然、大方,面带微笑。
声音:声音平和、有激情、不大声喊,能让对方清楚地听到。
四、仪态行为:
1.优美端庄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要腰背挺直,双肩放松,落坐时动作要协调,声音要轻,头要平衡自然,给人自然大方的美感。
男生可张开腿部与肩同宽,手置膝上或放于大腿中前部,体现出男子的自信、豁达;
女生则膝盖并拢体现庄重,落坐时要坐在靠背椅子中间或2/3,不要坐在椅子边上,或坐满椅子。
2.标准的站姿
正确的站姿要求是:
(1)身体挺拔、抬头、头顶似有根线上悬、脖颈挺直。
(2)微收下颌,双目平视,头和下巴成直线,下巴和地平行。
(3)双肩放松,稍向下压,双臂自然垂于体侧。
(4)脊椎、后背挺直、胸向前上方挺起。
(5)两腿并拢立直,膝和脚跟靠紧,站立时应站稳,从整体上产生一种精神饱满的体态。男生站立时两腿可适当地分开或与肩同宽,女生站立时双腿双脚并拢,在一条直线上,双手并拢端放于体前。
(6)收腹、挺胸、立腰,面带微笑。
3.轻盈矫健的走姿
要求:
(1)走路姿态要端庄,脚步要轻,头正颈直,目光平视,挺胸收腹,不要弯腰驼背。
(2)起步稍前倾,脚尖略开向前伸出,脚跟先接触地面,依靠后腿将身体重心推送到前脚掌,使身体前移。
(3)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要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摆时,手臂要摆直线,肘关节略屈,前臂不要向上晃动。前后摆动的幅度为30—40厘米。
(4)停步、拐弯、上下楼梯时,不要着急,应从容不迫,控制自如,让人感到协调稳健、轻松敏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