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带宝宝学礼仪

(2014-04-30 09:42:14)
标签:

育儿

                                                               /张慧

    幼儿时期,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及提高素养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讲究文明礼貌、养成大方得体的行为举止,这是与开启孩子智慧,提升体质,培养情商等重要的大事。  

身为孩子的父母,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家长教育孩子的最有效方法是以身作则地去引导、教育、影响孩子。这个教育中,做人的道理占据绝大部分。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模仿对象,在家里,家长应带头孝敬长辈、爱护晚辈,一声问候、一声祝福、一份关心,都是孩子无言的榜样,孩子也会模仿着去关心爷爷奶奶、照顾爸爸妈妈,同时也会对其他长辈多一份关爱。

在礼仪教育方面,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榜样。如见到朋友怎样打招呼;朋友到自家或自己到朋友家做客吃饭时,餐桌上有哪些礼仪等等。但家长特别要注意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教育孩子,即使孩子做得再不好,也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样会让客人很难堪,孩子很尴尬。更不要当着客人和孩子的面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庭礼仪教育要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中。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人的本性易于暴露,且幼儿年龄小,日常生活是他们天性的表现,用柔性的日常生活孕育幼儿的礼仪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电梯里让孩子主动向邻居打招呼;在公交车上带孩子主动给老人让座;入园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餐时不讲话、不挑食、保持桌面清洁……

    在外面要做懂礼貌的好孩子,回到家也一样,要讲礼仪。如果幼儿置身于熟悉的环境,就会变得无规无矩,肆无忌惮;只要对着自己的亲人便会粗暴无礼,自私自利地支配、使唤家人为自己做事。也是不对的。幼儿不能永远呆在家里,永远与家人相处。一定会到家庭以外的学校和社会中去。如果不从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学到如何正确运用礼仪知识,又怎样正确地与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呢?对家人表现恭敬的礼貌,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敬重和感激之情。尊重长辈父母,是我们最起码的礼貌,是正常的感恩,是这个社会的文明标志。常向长辈及家人问候,哪怕是短短的一两句话,长辈也会如沐春风,特别是父母更会愉快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家庭的和睦、生活的幸福,会为有这样的好孩子而舒心、惬意和自豪的

    另一方面,家庭礼仪教育要注重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尊重环境对人的作用,要把改造培育宜人环境与日常的良好礼仪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家庭对子女成人成材教育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从而为家庭教育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