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分类: 〓文荐〓 |
【CG动画影片大获成功,Pixar接受荣誉不断】
Pixar与迪斯尼合作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影史上第一部CG唱片动画电影Toy
1996年约翰·拉萨特获得奥斯卡特殊成就奖,《玩具总动员》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音乐喜剧类)、最佳主题曲、最佳原著剧本提名,同年还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及最佳主题曲提名。
迪斯尼果然没有看错市场,Pixar也不负众望。之后1998年.导演
1999年.导演
2001年.执行副总裁约翰·拉萨特与皮克斯签下10年专任契约。同年,再次扩大编制,员工增至600名。《怪物公司》上映后,票房在9天之内一路飙升,成为影史上最快破亿的动画片。RenderMan影像设计系统获得奥斯卡技术奖,约翰·拉萨特获得美国电影协会颁发的荣誉学位。
2003年.《海底总动员》上映再创奇迹,在短短八天的时间内票房冲破一亿美元,刷新了《怪物公司》的票房神话。上映二周后,其票房已经高达一亿四千三百万元,成为挑战《怪物史瑞克》所保持的电影动画电影最佳票房纪录的二亿六千七百万美元的最强对手。皮克斯正在挑战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不在靠物理仿真技术吸引观众,而是超越了以往电脑动画中以技术挂帅的原始阶段,回归到靠内容题材的升华和剧情的内在涵义为主旨的制作模式,将神奇的电脑技术与传统的人性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感人至深的动画故事。
2004年.皮克斯推出《超人特攻队》(The
2006年推出的《汽车总动员》(Cars)是迪斯尼、皮克斯合并后的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汽车,由约翰·拉塞特和李·安克瑞奇共同执导。这部影片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影片的提名。同时也创造了很高的票房收入。
【Pixar和迪斯尼的恩怨情仇】
迪斯尼和皮克斯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谁都需要对方,可是总是一直在明争暗斗,都想从合作中捞到更大的好处,而争斗的态势总是随着双方实力的变化发生着戏剧性的转折。2006年1月,迪斯尼花74亿美元并购了皮克斯,看上去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谁又能说他们之间的争斗从此平息了呢?
1991年,迪斯尼公司动画部的负责人卡曾伯格和皮克斯签订了制作三部全电脑动画长片的合同。1997年,合同从三部扩展到五部。
很快两者的合作就出现了裂痕。1998年在《玩具总动员2》的制作过程中,迪斯尼公司想要把这部影片直接投放到录像带市场。动画片的续集直接进录像店是迪斯尼公司的传统,无论是《森林王子》还是《花木兰》都逃不掉这个命运。但这个命令遭到了皮克斯的坚决阻击,最终迪斯尼同意作为大片投放影院,但是却不肯把这部影片算作合约中5部电影中的一部,这样皮克斯给迪斯尼“打工”的任务表上又平添了一部长片,也就是说要制作6部长片合约再结束。
于是皮克斯的老板乔布斯和迪斯尼的CEO埃斯纳新账老账一起算。两者的合约规定,皮克斯可以拿到10%到15%的分成(后来涨到了25%),拥有为片子开发的软件的所有权。迪斯尼公司拥有影片的版权,这意味着它有权不通过皮克斯公司独立开发电影的续集,它还拥有音像制片的全部利润,乔布斯要求修改这种苛刻的条款,然而有“暴君”之称的埃斯纳坚决不答应。
之后的几年里,迪斯尼公司自己的二维动画片一直在走下坡路,自己搞的三维动画《恐龙》也和皮克斯的作品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皮克斯知道迪斯尼动画部的一条腿已经瘸了,它们是它剩下的独腿,所以更加理直气壮地找迪斯尼讨“公道”。到了2004年,皮克斯拒绝和迪斯尼续约,表示希望独立发行电影。
同年埃斯纳辞职后,两者终于开始重新会谈。皮克斯想要完全控制制作过程,拥有成片的全部版权,而迪斯尼只负责发行,希望这个新协议包括旧协议中的《超人总动员》和《汽车总动员》。
更重要的,皮克斯希望能有完全的财务自由,它们希望自己投资电影,自己拿全部的利润,只给迪斯尼10%到15%的发行费,跟开始的合约对比,真是乾坤颠倒。迪斯尼不同意这个提议,但皮克斯也不肯让步。
虽然皮克斯的要求被搁置,但两个公司还是把合作计划扩展到2007年的《老鼠总动员》(Ratatouille)。
和旧协议不同,新协议规定:皮克斯负担全部的制作费用;皮克斯拥有所有角色的版权;迪斯尼只负担发行的费用。
实际上,作为美国电影市场的后来者,皮克斯自办发行非常困难,它们离开迪斯尼,最大的可能性是再次委身另一个大东家。而迪斯尼也于去年11月推出了自己独立制作的动画长片《四眼天鸡》,最近还宣布要制作四部动画大片,其中包括没有皮克斯参与的《玩具总动员3》。《四眼天鸡》获得了成功,表明迪斯尼没有皮克斯也能活,而皮克斯的股票却在下滑。
吵架的“两口子”终于又走到了一起,迪斯尼说出了皮克斯想听的那句话———花天价买下皮克斯。2006年1月24日,迪斯尼公司宣布了它用74亿美元,以换股形式买下了皮克斯;而《玩具总动员》和《汽车总动员》的导演,皮克斯的创始人和副经理约翰·拉塞特成为了迪斯尼公司的首席创意官。
皮克斯的老板拉塞特和高层卡特穆尔认为,皮克斯并没有和迪斯尼“融合”,它还拥有相当的独立地位。皮克斯的名字要继续保留,公司留在现在的地址艾米利谷,挂“皮克斯”的大招牌。在合并后制作的电影片头字幕上写“迪斯尼-皮克斯”。皮克斯表面上是被迪斯尼吞并了,其实是控制了迪斯尼。
【Pixar保持在行业的先进性】
技术自从公司成立以来,Pixar就一直致力于计算机图形电影的制作。渐渐地,公司吸引了本行的世界知名人士。Pixar的技术和创意人员从1986年合作以来已开发出了三个核心专利软件系统。
1.
2.
3.RenderMan —— 一个Pixar公司内部使用并授权于第三方代表的、用来制作高质量、真实图象合成的建模-渲染软件接口规范系统。RenderMan已经成为了很多大的 CG公司进行渲染的主流软件。
这里我要说一下关于软件开发。在中国国内往往忽视对于技术的研发工作,我们的制作人员也仅限于对一些三位制作软件(如max或者maya等)的熟练操作。但是如果想做出好的作品光靠一些厂商提供的既定功能软件室不够的,还要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开发实力,虽然技术不能够代表CG的全部,但是技术研发确实能否做好电影的关键之所在。
【Pixar的趣事】
皮克斯有着相当独特的企业文化。曾经为《怪物总动员》中的独眼绿怪配音的比利·克里斯托说:“皮克斯里都是一些怪人,不过他们怪的方式非常好。”皮克斯的职员就像一群大孩子,他们喜欢在走廊里玩滑板车,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哈哈大笑。他们热爱团队和自己的工作,总是把团队的标志带到工作成果中。
不信?看看皮克斯电影里的“企业标识”吧。
A几乎所有的皮克斯长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不为人知的人物、动物和有生命的物体活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昆虫总动员》中的虫子、《怪物总动员》中的怪物、《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等等,但是《汽车总动员》突破了这个格局,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人的踪影。
B配音演员里总有一个叫约翰·拉特森伯格(JohnRatzenberger)的人,他因在电视情景喜剧《干杯》中扮演克利夫·克拉文而被美国观众熟知。拉特森伯格常会在皮克斯电影里为某个角色配音。他在《玩具总动员》系列中扮演小猪存钱罐;在《昆虫总动员》中扮演马戏团的老板跳蚤;在《怪物总动员》中扮演雪人;在《海底总动员》中扮演一群指路的小鱼;在《超人总动员》中扮演坏蛋“挖地超人”(TheUnderminer);在《汽车总动员》中扮演运送主角“闪电”的大卡车。
C每一部迪斯尼的长片都有其他长片和短片中的人物作为客串露一小脸。
《玩具总动员》:在伍迪身后的书架上有些书的名字是皮克斯短片的名字,比如《锡兵》。巴斯在试飞的时候撞到了“台灯父子”。
《玩具总动员2》:当小猪存钱罐换台时,所有的台都在放皮克斯的短片。《老人的游戏》(Geri''sGame)中的老头子是游戏清洗者。在小主人公的玩具收藏中有一个《昆虫总动员》的玩具。
《昆虫总动员》:伍迪牛仔在字幕出现时露了一小脸。
《怪物总动员》:小女孩布有一个《玩具总动员2》中的女牛仔玩具和一个尼莫的玩具(那时《海底总动员》还未上映)。
在片尾字幕出现时,《玩具总动员》中的恐龙来参加怪物的试镜。
《海底总动员》:在牙医诊所的墙上挂着一个巴兹光年的活动玩具。在片尾的字幕里,可以看到《怪物总动员》中的独眼绿怪从海里游过去。
《超人总动员》:在神奇先生的桌上摆着“台灯父子”中的小台灯。
《汽车总动员》:“闪电”用的轮胎牌子叫“巴兹光年”。
D一辆“匹萨星球卡车”(ThePizzaPlanetTruck)出现在所有的皮克斯长片中。
这辆车实际上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丰田(Toyota)皮卡车,但是只能看见“YO”的字样,以免引起商标使用纠纷。
《玩具总动员》:巴兹和伍迪坐着这辆车到了“匹萨星球”。
《昆虫总动员》:两只虫子在说话的时候,可以看到这辆卡车。
《玩具总动员2》:玩具从机场偷走了一辆这样的卡车。
《怪物总动员》:在片子的最后,变色龙被扔出门,扔到一辆面包车上,面包车旁边就停着这辆车。
《海底总动员》:鱼们逃跑计划的图像演示中,装着它们的水袋穿过马路,这时有一辆这样的车开过。
《超人总动员》:在片尾有一辆这样的车开过。
【前有追兵,后有来者】
座位老牌 CG动画公司,Pixar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压力。看看近几年的奥斯卡提名,我们就能看出Pixar其实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些竞争对手有从Pixar出去自立门户的(如梦工厂、bluesky),也有来自国外的新成立的优秀动画制作公司(比如2007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的澳洲制作《快乐的大脚》 Animal Logic公司 等)的压力。特别是梦工厂的《史莱克》(Shrek)的成功彻底的打破了Pixar一统CG动画市场的格局,大家纷纷效仿梦工厂开始成立自己的动画公司,制作具有半原创风格的CG动画电影。
【总结】
我觉得,Pixar的成功和其历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Pixar已经和迪斯尼合并,我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Pixar一定会推出更加出色作品。
这里我要说一下关于软件开发。在中国国内往往忽视对于技术的研发工作,我们的制作人员也仅限于对一些三位制作软件(如max或者maya等)的熟练操作。但是如果想做出好的作品光靠一些厂商提供的既定功能软件室不够的,还要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开发实力,虽然技术不能够代表CG的全部,但是技术研发确实能否做好电影的关键之所在。
【Pixar的趣事】
皮克斯有着相当独特的企业文化。曾经为《怪物总动员》中的独眼绿怪配音的比利·克里斯托说:“皮克斯里都是一些怪人,不过他们怪的方式非常好。”皮克斯的职员就像一群大孩子,他们喜欢在走廊里玩滑板车,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哈哈大笑。他们热爱团队和自己的工作,总是把团队的标志带到工作成果中。
不信?看看皮克斯电影里的“企业标识”吧。
A几乎所有的皮克斯长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不为人知的人物、动物和有生命的物体活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昆虫总动员》中的虫子、《怪物总动员》中的怪物、《超人总动员》中的超人等等,但是《汽车总动员》突破了这个格局,在那个世界里,没有人的踪影。
B配音演员里总有一个叫约翰·拉特森伯格(JohnRatzenberger)的人,他因在电视情景喜剧《干杯》中扮演克利夫·克拉文而被美国观众熟知。拉特森伯格常会在皮克斯电影里为某个角色配音。他在《玩具总动员》系列中扮演小猪存钱罐;在《昆虫总动员》中扮演马戏团的老板跳蚤;在《怪物总动员》中扮演雪人;在《海底总动员》中扮演一群指路的小鱼;在《超人总动员》中扮演坏蛋“挖地超人”(The
C每一部迪斯尼的长片都有其他长片和短片中的人物作为客串露一小脸。
《玩具总动员》:在伍迪身后的书架上有些书的名字是皮克斯短片的名字,比如《锡兵》。巴斯在试飞的时候撞到了“台灯父子”。
《玩具总动员2》:当小猪存钱罐换台时,所有的台都在放皮克斯的短片。《老人的游戏》(Geri''s
《昆虫总动员》:伍迪牛仔在字幕出现时露了一小脸。
《怪物总动员》:小女孩布有一个《玩具总动员2》中的女牛仔玩具和一个尼莫的玩具(那时《海底总动员》还未上映)。
在片尾字幕出现时,《玩具总动员》中的恐龙来参加怪物的试镜。
《海底总动员》:在牙医诊所的墙上挂着一个巴兹光年的活动玩具。在片尾的字幕里,可以看到《怪物总动员》中的独眼绿怪从海里游过去。
《超人总动员》:在神奇先生的桌上摆着“台灯父子”中的小台灯。
《汽车总动员》:“闪电”用的轮胎牌子叫“巴兹光年”。
D一辆“匹萨星球卡车”(ThePizzaPlanet
这辆车实际上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丰田(Toyota)皮卡车,但是只能看见“YO”的字样,以免引起商标使用纠纷。
《玩具总动员》:巴兹和伍迪坐着这辆车到了“匹萨星球”。
《昆虫总动员》:两只虫子在说话的时候,可以看到这辆卡车。
《玩具总动员2》:玩具从机场偷走了一辆这样的卡车。
《怪物总动员》:在片子的最后,变色龙被扔出门,扔到一辆面包车上,面包车旁边就停着这辆车。
《海底总动员》:鱼们逃跑计划的图像演示中,装着它们的水袋穿过马路,这时有一辆这样的车开过。
《超人总动员》:在片尾有一辆这样的车开过。
【前有追兵,后有来者】
座位老牌
【总结】
我觉得,Pixar的成功和其历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Pixar已经和迪斯尼合并,我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Pixar一定会推出更加出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