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为有理想的草根教师
(2011-08-21 10:21: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评 |
——《像教育家一样思考》读后感
提到教育家,我脑海中闪过一连串的彪炳史册的名字,远有孔孟、苏格拉底、柏拉图先哲,近有陶行知、蔡元培、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名家。当下的社会能称得教育家的教师寥寥可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倡教育家办学,面对数以万计的学校,哪来这么多的教育家来办学?这样就出现了“庙多菩萨少”的尴尬情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代 安荣老师的《像教育家一样思考》给我们指明的方向。
原野上的小草,默默无闻、矮小平凡,但谁也不能阻止小草拥有拥抱蓝天的梦想。即使我们是丑小鸭,也可拥有变成白天鹅的梦想。我们不卑微,虽然不能改变当下中国的面貌,但我们也可以影响中国的未来。谁说草根教师就应该甘于平庸,我们也能有远大理想。一群志存高远的教师,是教育的大幸,中国的大幸!一线教师是当今教育的中流砥柱,正是千万计的教师撑起了中国教育的蓝天。虽然我们不是教育家,但没有人剥夺我们拥有教育家的梦想,走教育家的路。《像教育家一样思考》高屋建瓴,给出了草根教师如何像教育家一样的从事教育。
第一招:像教育家一样的思考。眼界的高低决定,境界的大小是甄别教育家与教书匠的试金石。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眼界放高一些,多角度的看问题,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是简单的论事,而应该综合思考。一个学生早恋了,就应该了解他早恋的背景,再开展教育。如果劈头盖脸就是批评,可能适得其反,早就一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反而越走越近。境界小的教师每天都在抱怨,抱怨工资低,抱怨学生、家长的素质差,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等等,岁月流逝,那时只能抱怨时光易逝,到时就悔之晚矣。我们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站在一定的高度看教育,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看清教育的真面目。教育家考虑问题应该是全局的,而不是片面的。教育家思考应该理论、体系,而不会满足于细枝末节。
第二招:像教育家一样有理想。我们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告诉他们,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作为人师的我们更应该树立成为教育家的理想。不能满足于成为教书匠,也不能止步于研究型教育,而是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远大的理想,加上脚踏实地的工作,就能在教育上大显身手。即使不能称为教育家,甚是教育家,名号已经不再重要了。
第三招: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一切教育问题:关注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细说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学科教学,一个教育家必定是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再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如何疏导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还要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如文中提到的评价方式、年度考核、减负、性教育等。作为一个教育家应该敏锐的扑捉教育热点,这样才能成为教改的弄潮儿。
第四招: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学和科研。教学+反思=成功,教育中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太多了,自己备课中的预设与实际课堂的自然生成绝不会相同,可以反思那些备课中没有预设,还有课前的预设为什么学生没有“上钩”,以后如何改进更完美。提高教育家必定会想到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很神秘?觉得自己不可能做教研。事实上,每个教师都能做教研的,我们可以从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学生开始,从小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开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会才做大课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是从研究解题开始教研之路,后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等,如今已经发表70余篇论文。有人可能说,你的写作水平高,我不会写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中考时的作文是前天看作文书中例文仿写的,最后中考语文的分数为78分。不怕大家笑话,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提起写计划、总结等就脑袋疼。后来,与爱人相识了,为了述说自己的相思之苦,就决定写日记、情书。一篇篇饱含真挚情感的书信、日记就诞生了,后来发现决然用备课本(大号的那种)写了五六本。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技能,也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同时定下了自己写作的风格——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写作没有文采,我觉得这并不重要。就像一个人我们看重的不是外在的服装,欣赏的是他的人格。质朴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必定是好文章。
第五招:像教育家一样行走。简而言之就是“像教育家那样行走,像教育家那样热爱孩子和教育,像教育家那样把握课堂,像教育家那样把握课堂,像教育家那样抒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我们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像教育家一样有理想,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育改革,像教育家一样关注教学和科研,像教育家一样行走,必定能像教育家一样成长。如果我们思考像教育家的问题,说像教育家的话,做像教育家的事,即使没人承认我们是教育家,就内核而言,我们已经是教育家了。这一切都有奈于现在还是草根的教师,也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有梦想的人是美的,拥有成为教育家梦想的草根教师无愧于“人师”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