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30年原地踏步,原因:思维太传统!

标签:
沈坤沈坤横向思维横向思维创新思维营销创新 |
分类: 营销管理 |

4月22日发布了题为《微信公众平台发生巨变,沈坤被迫离开横向思维》的文章,围绕着“沈坤横向思维”改名为“横向思维”,阐述了我这个平台开播两年来的感悟,并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的有关阅读率的遗憾,没想到得到了众多粉丝的鼓励和支持,文章下面的留言和平台留言超过了100多人,这着实让我非常意外,同时也使我更加重视平台文章的质量和增加更多与关注粉丝的互动!在次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
4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我与西安的企业家、营销人和创业者共计40多人进行了深入的营销交流和创新探讨,第一场是给老闫家食品公司的全体营销人,随后是西安当地的企业和营销界朋友,尤其是19日和20日两个晚上,我与由我14徒弟李征带来的朋友和微信好友王力宏带来的几位电器代理商和个人创业者共计15人,在餐厅就餐时和咖啡馆里喝咖啡时,进行了气氛非常热烈的思想碰撞和信息交流,每一次都超过午夜零点才依依不舍散去。
之后好多参加交流的朋友都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有关此次交流的图片和感悟,有几位感慨这样的交流太令人震撼和激动了,甚至感受到整天都是满满的充实,而我也在跟大家的交流中发现了,在我们的企业老板、创业者和营销人心中的迷惘,有关互联网创业、有关电商品牌运作,有关老品牌升级、有关O2O以及有关营销创新等等,大家都觉得有机会,但不知道如何创新和如何落地。
因为这几次的聚会交流,都是平时熟悉的朋友,其中也有西安本地的营销策划同行,也有一直跟我在微信上保持联系的好友,也有我平台关注的粉丝,因为我在朋友圈发布了我抵达西安的消息,大家才渴望见一面,进行更深入的交流。直到我今天下午离开,我的微信中依然有三个西安地区的好友渴望与我见面,无奈行程安排不能更改,就只好下次再聚。
通过此次交流我发现,尽管已经实现互联网化了,但内地与深圳等沿海大城市在商业信息和创新创业等观念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可能是由于内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习惯的沿袭,生活和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由此缺少了某种氛围,从而让人感觉,尽管在互联网上感受到全国都处于创新创业的激情之中,但现实中依然感觉不到那种令人血脉贲张的氛围感。
而我也乘着这样的机会,向大家阐述了我对中国营销和创新现状的一些担忧,我毫不客气地阐述到,中国营销,尽管已经从无到有发展演进了30多年,但总体而言,我们企业的营销依然在原地踏步,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具体表现在品牌名称的莫名其妙和产品诉求的质量和功能化,我概括了一下,营销从西方引进到现在,一直沉浸于乏味的理性之中,缺乏从精神层面去激发消费去求的感性营销策略和实践案例。
我告诉大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是一个生产企业必须做到的基本原则,不值得炫耀的,更不可以当做营销去诉求去进行传播,而这样的营销至今充斥中国的每一个领域,30年来一直没有任何的改进。而我们的消费群体已经有过去的50后、60后和70后主力,转移到更具有消费性格和精神欲望的80后、90后乃至00后,可我们的营销依然像一潭死水。
所以我告诉大家,现在和未来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更高,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着创新颠覆的巨大商机,但是,这也是一个特别考研创业者和企业老板思想格局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时代,如果你依然固守在传统的逻辑思维里,那么,即便是商机在你眼前,你也无法驾驭它。电商更是到了可以完全抛弃天猫、京东等大平台的时候了,天生自带流量的独立电商品牌,未来绝对成为更新的商业风景。
感谢陕西著名休闲食品品牌老闫家(南瓜子)董事长闫磊先生,正是由于他的盛情邀请,才使我有了这次西安执行!感谢微信好友崔健斌,两次聚会的餐饮消费都是由你买单;感谢策划同行西安蒂略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赵国辉赵总和微信好友王力宏,感谢苏泊尔电器陕西省代理的几位老板,感谢你们如此拥戴沈坤,,积极交流,下次有缘我们再聚!
亲爱的平台粉丝和微信好友,沈坤喜欢这样无缝的交流,这不必正规的培训,只有我一个人在台上讲,大家只能在台下听,我们这样一杯茶,闲坐于茶楼和咖啡馆,有问有答,彼此交流沟通的方式,是比任何培训氛围都要好的一种信息互通模式,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尽管去组织,我沈坤绝对不收分文,愿意以朋友的方式,与大家展开真诚的交流,在友好的氛围中,传递破局营销观念和创新营销方法,促使大家都能收获有益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