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讯微信平台发生巨变,沈坤被迫离开横向思维

(2016-04-22 09:57:12)
标签:

沈坤

横向思维

沈坤横向思维

营销创新

创新思维

分类: 沈坤随笔
腾讯微信平台发生巨变,沈坤被迫离开横向思维

420日上午,公众平台突然传来系统内部消息,我的平台名称“沈坤横向思维”改为“横向思维”,虽然我预先已经知道——负责审核认证的专员已经预先跟我联系过,也征求过我的意见,说是本次审核比较严格,凡事以人名都不通过认证,也就是说,沈坤是我的名字,自然难以审核通过,所以我同意拿掉我的名字,直接留用“横向思维”,这样更简洁了!

其实,最早注册的时候,我就想用“横向思维”的,但咨询过腾讯过后,认为横向思维已经被某个单位抢注成商标了,光用横向思维可能很难通过认证,我当时也不懂,以为公众平台必须要认证才可以运作,所以为了获得认证通过,就加上了沈坤,成为“沈坤横向思维”。注册的时候也不懂,并没有以个人名义注册,而是以公司名义注册,所以“打赏”功能就无法使用。

没想到今年认证的时候规定又该了,不能用“沈坤横向思维”,只能用“横向思维”,虽然看上去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实际上,我一开始就喜欢用“横向思维”名称,四个字,简单易记!时隔两年,竟然现在又让我回到最初状态,这有点让我感到意外,却又如释重负!加上,横向思维在“沈坤”的领衔下,已经度过了两个年头,现在也可以离开“沈坤”,独立成长了!

这个平台,虽然号称是中国独家创新平台,也是真正唯一围绕着创新理论、方法、工具、训练和创新案例分享的平台,国内迄今为止未发现与本平台有同等内容和价值的平台,但很遗憾,运作快两年了,粉丝数量一直不能破万,至今一致在66006700之间徘徊,阅读的转化率也停留在10%左右,碰到专业的创新文章,阅读量在400/篇,社会类文章才有可能达到1000以上。

这让我有时很气馁,很多专业文章(创新和营销)都是我的研究心得,也是我的探索心血,我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但思维关注的粉丝们并不爱阅读,真正坚持阅读专业文章的人数,也就是400人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平台有所谓的铁杆粉丝的话,也就是这400个人,绝对不会超过500人。

对此我很纳闷,我们为什么会化数千乃至上万的费用,去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培训会,化更多的钱,去买一套套价格昂贵的“课程光碟”和“学习资料”,可为什么,这个平台上提供的免费资料都不爱阅读呢?为什么这么高价值的创新方法我们反而没有了兴趣呢?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后来爱人安慰我说,别生气老沈,士为知己者死。你的粉丝6000多,能有两三百个知己已经不错了,即便你的粉丝数量只有这400人也足够体现你的价值,毕竟你每天这么认真的在思考在写文章在与网友沟通,实属难能可贵的了!你平时工作那么忙,却还要每天为这些蜀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推送文章,能坚持下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在代你操作,而不是你亲自打理。

她说,当你全国公开课开得越来越多时。直接冲着你来的粉丝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绝对不是几千几千的了,破10万粉丝也不是个问题。我想想也是,我又没有想利用公众平台卖货,我只是一个传播创新思想的信息平台,我更不渴望公众平台能为我带来任何收益,我只要关注平台的粉丝,能感受到关注的价值我就满足了!

横向思维终于可以脱离沈坤独立运作了。我希望它越来越好,文章的质量越来越高,粉丝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我不求数量,愿意为真正喜欢创新喜欢营销的铁杆粉丝服务,也愿以这股平台为媒介,建立永久的友谊,在适当的时候,我会举行一次真正的平台粉丝大会,在线下搞一个大聚会,免费为大家传授最有价值的横向思维创新方法!

横向思维是我的,也是你的,是我们大家的创新平台!感谢一路相随、支持我的平台好友!沈坤祝福你们!2016420日于西安

腾讯微信平台发生巨变,沈坤被迫离开横向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