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住着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田中正一,他没有职业,一文不名,却整天关着门在家里研制一种“铁酸盐磁铁”,被邻居看成是“怪人”。当时他患上了“神经痛”的毛病,怎么治也治不好。那时候,每逢星期四他都要带着许多制好的磁石,到大井都工业试验所去测试。
时间一长,一个偶然的现象出现了:每逢星期四他的神经痛就得到缓解。田中正一是一个探究心很强的人,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就找来一条橡皮膏,在上面均匀地粘上五粒小磁石贴在自己手腕上做试验。很快,他发现这玩艺对治神经痛很灵,就立即申请了专利。
田中正一认为:
“将磁石的南极、北极相互交错排列,让磁力线作用于人体,由于人体内有纵横交错的血管,血液流过磁场时,便能感生出微电流,这种电流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取得专利权后,田中正一模仿表带的式样,制造四周镶有六粒小磁石的磁疗带,向市场推出。
产品上市后,果然不同凡响,在全日本出现了人人争购、趋之若骛的现象。工厂三班制生产也供不应求。在销售最好的时期,仅一周销售额达两亿日元。就这样,转眼之间
,一个穷汉就变成了大富翁!
沈坤点评:在没有科学的创新方法之前,创新只能依靠两个元素,一是一究到底的好奇心,二是勤奋。拥有了一究到底的好奇心,就会促使我们进行可能性的思考,有了对各种可能性的思考,或许就有了创新发明的可能。而勤奋的价值就在于我们如此不厌其烦进行创新探索的一种精神支柱,它让我们不怕失败,勇往直前。
现在很多人都在高喊创新,创业者更是挖空心思地在拿互联网这个工具在各个行业内进行左冲右突的探索,渴望找到一种类似马云天猫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或者类似滴滴打车这样的模式,不能不说,这样也是一种创新,只是当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时候,这样的创新价值就弱了。
田中正一是因为自身患上了神经痛,他的研发有一个明显的功利性就是解决自己的神经痛,他没有想过自己要依靠这个发明来为自己创造财富,所以创新的态度非常重要,这是一种精神,一味只想着让自己成为富翁的冥思苦想,绝对不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新精神。
从这一点来说,创新,也要紧扣自己熟悉的领域,因为对某个领域有专业知识,你就能对这个领域展开独特的思考,尽管创新不需要逻辑思考,但一个人的很多想法要扎实地落地,就必须符合我们大众的思维逻辑。譬如,你必须熟练驾驭互联网这个工具,你才能将其运用到各种传统行业中去,产生具有商业价值的互联网+,否则,都是痴心妄想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