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传统制造业,别让互联网+给忽悠了

标签:
沈坤沈坤横向思维互联网横向思维创新营销创新 |
分类: 沈坤随笔 |

2013年开始,随着一些互联网大佬在各种演讲场合的忽悠,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被广泛的传诵,一些培训大师和所谓的网络营销大师也开始粉墨登场,他们在不懂营销的本质,凭借一点点互联网知识的前提下,就向社会吹捧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伟大,并声称,传统企业如不进行互联网转型就会大量的倒闭。
于是被一些不明所以的传统企业老板纷纷坐不住了,他们到处听课,四处寻觅人才和电子商务公司,试图让自己搭上互联网转型的顺风车,好使不让自己落伍。于是,他们纷纷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上开店,以为就此就是互联网转型。
广东一老牌果冻企业,就是这样被一些“互联网营销大师”和一家电子商务忽悠,与电商公司达成了合作,在天猫平台花了100多万开出了漂亮的旗舰店,随后电商又以每个人两万一个月的工资,派出了三名工作人员,分别担任客服、美工和文案。但半年过去了,总投入超过150多万的旗舰店,除了卖出了150多斤果冻以外(这些果冻收益的20%还要被电商公司收去),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益。企业果断与电商公司终止合作。
如果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我们就不会被忽悠!互联网依然只是一个工具,尽管有几亿人在网上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络的虚拟世界,但对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来说,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要以网民的需求为核心,进行产品策略和营销推广,所以说,互联网依然只是一个工具,真正能帮助提企业突围的依然是营销。
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电商平台,其实质就是线下商超如沃尔玛和家乐福等。而其销售业绩远不如线下沃尔玛和家乐福,因为平台上一个产品类别的店铺少则数百家,多则6000多家,网络的特性,导致网民们不会在电商平台上浏览每个店铺,他们只浏览第一页的前10名店铺,并在销售业绩好的店铺下单,绝对不会点击第二页或第三页的店铺。
如果企业要进军电子商务,也必须以营销策略来进行独立电商品牌打造,而不是依赖电商平台,因为平台的流量是跟着排名前几位的店铺走的,他们不属于你。而独立电商品牌的流量是靠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和产品力量吸引来的,是100%自己的流量。
其次是互联网+,并不是说,你是传统的制造业譬如食品,在网上开一家店就是互联网+了,真正的互联网+是运用行业的某些特性,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来整合行业、消费者和企业,从而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的一种创新思维。但这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营销外脑公司才能配合完成。
譬如双剑破局就专门帮助一家光伏产品生产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成功转型为一家生态圈的掌控者,企业从此不光可以赚光伏产品的钱,还可以依托创建的生态平台,赚圈内的会员费和其它产品的进入费,甚至光伏产品都可以剥离,照样能够盈利,从而完成了企业从制造业到互联网生态圈的掌控者,重塑了企业的商业模式。
湖南青年时代原本是一家以传统卤味生产为核心的传统企业,模式与绝味一致,但我经过商业模式重塑,将青年时代带上了互联网转型的轨道上,成为一家以“时尚卤味为核心,整合甜品、饮料和休闲食品”为一体的时尚吃货集中营,企业也因此成为一个互联网思维的时尚品牌,与绝味周黑鸭彻底拉开距离。
无论未来互联网如何发展,对于以生产+营销为核心的传统制造业,要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营销思维必须要转变。如果你的产品真的天下无敌,也懂得营销创新,那么无论是传统商超,还是电商平台,同样会火爆。
至于互联网+,就更要冷静下来,因为,风暴过后你才会发现那些飘落在地上的尘埃,喧嚣过后才能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千万不要被浮躁的互联网给迷失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核心还是在制造业,因为互联网就像一只飞在空中的风筝,但它的绳索依然在传统的生产制造,绳索断了,风筝也就坠入了。
企业的发展本质是依靠创新,而互联网+不是创新,而是必然的运用,所以,我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象给迷惑了!只要你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管它互联网什么网,都阻挡不了企业的强大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