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周黑鸭们的漏洞与横向思维
(2015-08-23 00:02:57)
标签:
卤味营销沈坤小卤之约沈坤横向思维横向思维 |
横向思维是指相对于逻辑思维而产生的一种纯粹的创新思维,在当前的中国,真正熟练运用横向思维进行创新的人不多,我沈坤也许真的是中国营销策划业中唯一能够运用此方法进行创新破局的人。而逻辑思维是在框架内思考,你的思维再活跃也无法突破框架,也就是说,所有的思考必须符合逻辑。
横向思维完全打破了条条框框,甚至其思考完全脱离逻辑,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前提下,对产品、行业、模式和消费行为等进行全方位的再次思考与组合甚至拓展,我在遭遇任何难题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运用横向思维进行破局,每次都能为我带来全新的亮点。
青年时代食品连锁公司是湖南一家传统的卤味企业,经营方式就是与煌上煌绝味周黑鸭相同的专卖店模式,对于这个行业,我在8年前有过一次与江西上味世家食品公司的合作,上味世家其实也是与煌上煌相同的江西鸭脖子连锁。
所以,通过对青年食品公司的内部诊断和外部市场的了解,我在心里开始有了一点点的破局感觉,那时候我一直要出差,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特别关注卤味门店的销售情况,同时也通过互联网搜索,浏览了不少有关卤味食品的行业文章,获悉了不少行业发展的一些情况。
我知道整个行业内有四家卤味企业比较强势,它们分别是绝味、煌上煌、周黑鸭和久久鸭,它们的营业额分别为40亿元、30亿元、20亿元和10多亿元,而且不光是煌上煌已经上市,绝味、周黑鸭和久久丫都在积极地谋求在资本市场上市,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品牌一旦上市成功融到资金,就会在品牌推广的力量上快速加强,这无疑会给青年时代等区域小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
我很透彻地想过,青年时代想在追上周黑鸭和绝味,这一辈子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你青年时代在后面追,人家绝味周黑鸭自身也在向前发展的,而且,随着它们的上市成功,它们的发展速度也更会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时代凭什么能追上它们?
不管追的上追不上,青年时代想在卤味食品上有所发展,绝味和周黑鸭绝对是两座跨越不了的高山,不管能不能追上或者超越,无论如何它们必然是青年时代必须重视的竞争对手,而且是强大的对手。我沈坤再牛逼也不能小看它们。
但是,我前面的思考都是传统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上不可能并不等于说真的不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喜欢运用横向思维进行创新破局的营销策划专家。于是我暂时抛开传统的逻辑思维,开始运用横向思维对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演绎式思考:
首先我发现了绝味周黑鸭们的营销破绽,这个破绽至少有四个漏洞构成:第一个漏洞是品牌命名非常传统,因为是做鸭子的,所以思维总是离不开鸭子和味道,所以才有了周黑鸭、久久丫和绝味,这是典型的2.0营销时代的产物,我想,这样传统的品牌,没有什么是无法攻破的。
第二个漏洞,是品牌形象和颜色的惊人雷同,无论是周黑鸭、绝味,还是煌上煌和久久丫,一律都是同样的黑红黄,这也是典型的传统营销思维下的产物,消费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品牌与品牌之间难以区分,说明传统卤味品牌的基本策划都存在问题,这对青年时代来说,如何在基本策略层面就略胜一筹,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个漏洞是,绝味周黑鸭等卤味品牌都是单品开店,也就是说,开出的每一家30-40平米的店铺,不管商圈房租贵贱,其店铺中一律只卖卤味,不同的地方就是卤味品种的多和少,以及口味的差异等。
当今的商业形势正在往两级分化,一个是专业化极致化,就是专注于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单品,将其做成极致化;另外一个就是跨界融合,就是将目标消费群相同和消费形式相同以及未来发展相同的产品和行业进行同类项合并,但究竟什么该融合什么又该专注,全看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思想高度了。
绝味周黑鸭们显然是走的第一个——专注单品,但是很遗憾,他们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极致化,因为消费者并没有非常固执的喜欢一个品牌,而是尝尝绝味,吃吃周黑鸭,偶尔呀吃吃其它品牌的,对于他们来说,产品的口感如何而不是品牌是谁?
第四个漏洞是互联网突围,现在的卤味品牌如绝味周黑鸭等,这些企业都没有发现互联网电商品牌的机会,以为只要把自己的品牌在平台上开店销售,就以为是完成了互联网+了,所以,尽管他们已经触网——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旗舰店了,但这样的形式仅仅是在网上销售产品,而并非是独立的电商品牌运作。互联网,在上述企业中的运用非常有限。
我一直认为,全世界的营销都停留在2.0时代,2.0时代的营销特征是,企业创建品牌的时候从来不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往往是从自身思维出发,起一个自己认为很“合适”的产品品牌名称,然后就开始进行投入,来做许多让消费者喜欢自己产品的营销努力,我称之为,出发点是错误的,但之后却又费劲心血去纠正。
4.0时代的营销,应该从品牌命名开始,就必须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内心感受出发,品牌名称必须让消费者有感觉甚至产生强烈的好感,而且,必须是整个营销策略的开始,也就是说,从品牌命名到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营销策略设计以及具体的推广,都必须是围绕着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而展开的。
在调查卤味消费者的时候,我同样发现了两个机会,一是休闲卤味的核心消费群体竟然90%上是青年女性,而在女性消费者中,几乎所有人既喜欢吃鸭脖子,却又担心对身体不利,尤其是在针对消费者的鸭脖子产品质量盲测中,青年时代的鸭脖子竟然是被公认为最好吃的口感,这让我对青年时代的产品产生信心。
我的直觉:绝味周黑鸭虽然凶猛强大,但却是传统营销策略!所以青年时代必须要转换思维,进行营销差异化策略,譬如:周黑鸭和绝味除了传统线下专卖店销售外,也都在京东、天猫和淘宝上销售.那么我的攻击性思路开始酝酿:青年时代必须进行差异化破局,以弯道超车的技巧和速度抢占行业机会。所以我想能否运用双线下线上品牌策略对绝味周黑鸭进行围攻?
其次,周黑鸭也好,绝味也罢,这些品牌都看不出与女性消费者有何干系?女性消费者也不会对这些品牌名称产生特别的好感。那么,我沈坤能否为美女吃货们专门创造一个她们自己的个性化品牌?哪怕是具体的口味,也是专为女性打造的?
我如此这般的思考着,青年时代需要花多少年?投入多少钱?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追上绝味周黑鸭?它的产品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有!但很有限!企业团队很强势吗?也没有!企业资金实力很强大吗?当然也很一般!我沈坤有天大神力,能扭转乾坤吗?显然也不能!
同质化的产品、同质化的营销模式、同质化的经营思维,这样的项目,我沈坤又能做出什么不一样的结果来吗?很难!我的逻辑思考陷入了僵局——我无法在逻辑思维中寻找到行业破局的策略,也找不到可以帮助青年时代快速追上绝味周黑鸭们脚步的营销方法。
好在我有独一无二的横向思维!所以当我在传统的营销逻辑里找不到破局的策略时,我就要进入到横向思维之中。针对湖南青年时代所面临的行业问题,我决定进行横向突围,我的横向思维是这样展开的——
破——所有的吃货不再吃绝味周黑鸭,转而疯狂的迷上青年时代的卤味食品!这是一个在逻辑里绝对不成立的想法,但在我的横向思维中完全肯以幻想成真,如果我把这个想法当成破局的目标,我也许就能找到破局方法;
第一破虽然够猛,但万一失败了呢?所以我觉得破局点不够,所以我又进入了我的横向思维,开始了第二破——青年时代必须在三年之内追上绝味周黑鸭,而绝味周黑鸭却无法反击而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这绝对是一个大得令人吃惊又令人怀疑的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我的横向思维里,是绝对不能出现“不可能”和“做不到”这样的概念;
在进入第三破的时候,灵感出现了转机:破——女性吃货除了必须购买我们的鸭脖子等卤味外,还必须在我们的店里继续消费其它的商品!这个想法非常大胆,思考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鸭脖子店里还可以卖什么商品?但既然思考了,我就要将这个“破”深入到底
这样的破局思考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反逻辑能量,对于不懂横向思维为何物和传统的逻辑思维者,绝对会以为我是一个有妄想症的策划人。但我的思维就是怪,我还是觉得我的横向思维不够狂野,我要继续深入,进入到第四破——青年时代品牌一出现,就立刻引发行业震动:绝味周黑鸭销量直线下降,青年时代加盟商蜂拥而来……
有了横向思维的大规模拓展,我接下来的逻辑策略就很顺利的诞生了:
1、必须要为女性吃货们创建一个女性专属的卤味品牌,直接与消费者挂钩,无论是品牌名称,品牌主张,还是产品的质量设计,以及未来的营销推广,都必须紧紧围绕着女性消费者展开,这也许是青年时代破局的第一个关键点;
2,青年时代的品类必须要进行大胆的延伸,除了卤味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店铺里卖更多适合销售的产品,譬如女性吃货喜欢的奶茶、果汁和冰淇淋!我能否将这个店铺改变成一个像咖啡馆一样可供青年顾客休闲的美食据点呢?
3产品要进行差异化,至少与绝味周黑鸭们有明显的区隔性,或者转为女性的口感爱好和生理特征而设计,如果绝味周黑鸭是重口味,那么我们就是小清新,因为小清新更健康!那么,我就必须为青年时代的酱卤产品创造一个鲜明的健康质量区隔!
4必须要由互联网思维来运作,以互联网思维将这个全新的品牌进行电商化运作,创建卤味行业中的第一个O2O品牌,同时,成为行业第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完全人格化的品牌,以品牌偶像来与粉丝进行超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