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互动:爱情是人世间最完美最值得追求的事

标签:
佛学爱情沈坤横向思维沈坤微信平台skhxsw |
分类: 沈坤随笔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两天来平台粉丝与我的互动情况,虽然这个平台是我沈坤在主持,但平台是属于每一个粉丝的,只要好的留言或者大家都有借鉴意义和学习意义的,我都会发出来与大家互动,让这个平台真正属于沈坤和粉丝们共同的平台,我们每个人可以在这里发言,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话,无论是经商中的烦恼和瓶颈,还是工作中的苦闷与快乐,哪怕是爱情过程中的烦恼与幸福和家庭生活的琐碎故事,都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也可以让大家给您出主意,真正形成一个互爱互助快乐分享的大家族。而我沈坤,在正常的横向思维教学和营销策划指导之余,尽量会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真正成为“沈坤横向思维”平台的一份子。
粉丝望梅止渴对枕头渠道模式的探索留言
不好意思老大,渠道策略没有提,本来想说说互联网直销模式呢。不过因为江小白的互联网模式成功太迅猛,还没研究透,不知道是否具有可参考性,不敢贸然进言了。 下午在出差路上,想到老大采取的全渠道模式,估计目标人群应该是所有睡眠不好的人吧。就以此探讨一下传播吧。 公关燃爆点,举办一场发现史上最牛叉睡神(瘟神)大赛,通过与各大城市论坛合作,寻找到最牛睡神作为企业产品城市代言人。建立独立的网络宣传参与平台,以发现周边的睡神为活动主题,让大家上传睡神的历史照片,谁历史最悠久最奇葩就最有机会赢的大赛冠军,发现的人有奖品赠送。把互联网吐槽精神发扬光大。 同时作为活动主办方好枕无忧,要借机推广传达自己的最大优势。 终端活动宣传:你是否是睡无能?! ——好枕无忧专治睡无能。 男人要是睡不好,小心老婆跟着别人跑; 女人要是睡不好,狐狸精们随时会插脚; 小孩要是睡不好,上课挨骂少不了; 老人要是睡不好,别怪阎王提前找。 通过传播教育促成消费意识的强化,拉动终端销量。 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权当给老大乐一乐。还是早日期待看到老大的杰作。
沈坤回复:非常感谢段杨先生的建议,说实话有些建议真的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已经成型的文案,非常有趣!感谢!说明你真的用心在思考。好枕无忧的策划项目,基本策略已经完成,我将在本周会给冯总和号枕无忧公司全体管理层宣讲策划方案并探讨下一步执行思路。
粉丝跋涉者对双剑的管理提出建议
双剑无模式,权宜之计?这或许就是成功与制约的根源吧。就象一高明手工匠,技法皆了然其胸,但带不出现代化运营的组织。专注,流程,标准化,核心竞争优势及明确的人才标准,在此基础上文化就好塑造吧?与沈哥探讨,太忙就不用理会了。他又说,基业长青应如此结合下,希望沈哥做咨询界麦肯锡!
沈坤回复:感谢跋涉者对双剑的关心!做中国营销界的麦肯锡这个想法我确实没有,或许我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公司经营者,我只想把双剑打造成一个创新策划平台,然后完成三个作用:1是为我的创新探索提供平台;2是为国内的企业提供真正的策略援助;3是为喜欢营销策划的员工提供一个学习进步和策划实操的平台。但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也需要规范的管理来确保公司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谢谢,我一定会努力:)
粉丝段杨的互动留言
企业文化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个人认为其核心应该是企业精神和员工的价值观、是非观、做人做事职业观的体现。八十年讲"团结、奋进",九十年讲"开拓、创新",很多企业就搞类似的口号,作为企业的文化,千篇一律,这些只能叫口号。廿一世纪讲个人成功、讲企业愿景、讲感恩…企业文化更是五花八门,文化上墙,口号很多。有些老板竟然搞起个人语录作为企业文化,还要求员工背诵,背诵不出还要惩罚,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一些企业是"罚款文化",什么问题都用罚款来解决。还有一些企业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其实就是企业伪文化,毫无实用价值。企业文化应该是员工自觉地、发自内心去接受并相互传递、感染,不管是传统的,现代的,还是外来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创造出来的,而日积月累沉淀出来的。企业年代越久,文化底蕴越浓厚。所以,企业文化不是喊口号,更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名人名言。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健康的稳步的向前发展,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是超强的。企业文化一旦被私欲、自由散漫的思想占据主导,企业的管理是无力的,会走向危险的边缘。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企业的"军魂"_亮剑精神。
沈坤回复: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公司文化还是比较欣赏的,毕竟多年来公司员工的感受印证了它的价值,但是,缺乏一个有力的管理者,而我自己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加上自身需要时间进行思维研究和探索,所以投入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显然不多,虽然有文化的框架,但没有很好的实施。不过,我会在未来几个月内解决此事。发现段杨是一个喜欢进行思考的微信好友,所以,昨天我又回复让他发一个个人介绍给我,随后他发回给我一段文字:
粉丝段杨发给我的个人介绍:
沈总,我是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经常看到你的文章,对你的营销破局和横向思维很感兴趣,所以就加了你的微信。我认为这个微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工作之余我比较喜欢读書、学習,我认同"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吾师"这一观念。对微信中的一些文章,自己有所感悟,就发了自己和认识和观点,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方式。我从事销售工作已有十几年,之前从事过财务管锂工作,但是更喜欢销售工作,曾在真心食品、黄金搭档、徽商集团做销售工作,现供职正大集团,仍从事销售工作。谢谢沈总!愿营销破局和横向思维理念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
沈坤回复:非常感谢段杨先生的祝愿,我一定竭尽全力。
粉丝燃烧的火对本平台横向思维课程的留言
沈老师,看了您的《摆脱分析陷阱,才能进入创新》感觉里面的论述和我以前看到的文章意境相似:“你认为你看见的是什么事物,其实实际未必是如此,你只是看见你想看的或看过的事物而已,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我觉得这种观点说明大众的认识习惯是基于自我原有感知,或基于自我内心期望。从这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营销可以借力,从而加速客户的接受。不过这方面必然影响我们开发创意,就如您文中所说的“感觉”,我想那才是我们学者与您处在不同境界的核心。那种感觉是否属于隐性知识,难以传播,复制,是否有培养成长的路径?期望沈老师得空也给我们一些学习的建议!
沈坤回复:当然可以培养。不过,我的《摆脱分析陷阱,才能进入创新》核心要素是指,人遭遇任何问题不要急着就去分析,因为分析不产生创意。假如不急着分析,而是顺着问题走,进入一些假设性的新领域,或许可以发现很多原先发现不了的新点子。
平台有一个独特的粉丝,网名“相识是缘”,这是一位年龄超过60岁的虔诚佛教信徒,尽管她不是普通的佛教信徒,因为我知道,她经常代表中国出国讲学分享参佛之道,并深受外国佛教信徒的敬仰。我跟她有一面之缘,但就这一面之缘却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她长相年轻,看上去最多40出头;她目光锐利,任何谎言在她面前都无法成立;她心态慈祥,非常善解人意,往往一语道破你的心机;她非常健谈,听她讲故事,你会不知不觉进入她的故事当中;她为人又非常低调,多少达官贵人想要结识她,她却来无踪去无影,她常说,她只结识有缘之人。她曾经多次给我留言,我每次想把她介绍给大家,她都婉言拒绝并说,不可人为,只能随缘……今天,我早上起来,发现她又专门为我昨天的爱情文章发来了她的感悟文字,我看了非常震惊,文字非常精美又极富哲理,所以,就硬说服她,让我把文字发到平台与大家分享,可她还是再三告诉我,不必渲染,随缘。
粉丝相识是缘给我和爱人的爱情赠言:
送给沈坤和王宏…………
人是渴望爱与被爱的。
无论是崇高的灵魂,还是丑陋的内心,
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心性深处,都是仰望与尊崇爱的。
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
爱一个人是幸福的,被一个人爱也是幸福的。
幸福的感受是,
你一下子突然闯入另一个生命之中,毫无预兆,又猝不及防,
陌生而惊奇,羞涩而惊悸,慌乱而惊喜。
只有在爱中,
你才发现,无爱的灵魂,原来是那么孤独。
也只有在爱中,你才发现,孤独的灵魂,
多么需要另一个灵魂来守护和陪伴。
一切纯净纯粹真挚的爱都是没有错的。
纯净,是除了爱,没有任何其他目,纯粹,是指爱的生发。
不来自于怜悯与同情。
真挚,是用情至深,用心炽烈,并两情相悦。
爱的轰轰烈烈,是说你倾尽生命,
可以一千次一万次地爱同一个人,
而不是无节制地爱一千个人,爱一万个人。
这个世界,泛滥的,是欲望,不是爱。
为爱痴狂,说的是爱得专注与深刻,
爱得执着而忘我,爱得义无反顾且九死一生,
我相信,伟大的爱一定可以地老天荒,
就像这个尘世可以地老天荒一样。
尘世是什么呢。或许,有爱绵延的地方,才叫尘世吧。
你的牵挂在那里,你的喜欢在那里,
你的心疼在那里,你的爱在那里,不多也不少,不增也不减。
有时候,你把自己都忘了,你把这个世界都忘了,
但心底里,还会有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在,
这个人,一定是你最爱最爱的人。
这个世界,无论多么博大的心,
在爱上,是自私的。
越爱,就会越在乎越在乎,就会越不容他人。
当一颗开阔的心,已变成了针眼大小,
那这颗心,一定是沉浸并缱绻在了爱中,并为之百转千回。
爱到最后,
所有的情还要从单纯的耳鬓厮磨、缠绵悱恻走出来,
再聚拢到另一处,变成生命里不绝的心疼和牵挂。
懂得心疼所爱的人,
爱,才从激荡的情感回到了沉静的生命之中。
最好的爱,走到最后,其实是灵魂的相依为命。
沈坤:相识是缘是我岳母认的干娘,所以我随我爱人的称谓,尊称她为姥姥,而这就是缘,如同我爱人王宏所说,她妈妈一辈子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认识了姥姥,而我要说,能结识和聆听这么一位佛徒智者的教诲,也是我们的缘分。再次,恭祝姥姥身体健康,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