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坤横向思维:跳出逻辑“是非”,进入横向零度

(2014-07-24 23:55:09)
标签:

沈坤横向思维

沈坤营销策划

沈坤创新

沈坤

沈坤营销破局

沈坤横向思维:跳出逻辑“是非”,进入横向零度

最近经常有微信好友询问我:到底什么是横向思维?或者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当时我确实简单思考了一下,就回答了网友:横向思维就是创新的工具!如果要知道它是如何做到的,因为它根本不具备逻辑思维。因为我们知道,逻辑思维本身不承担创新的职能,逻辑思维的三大职能是:分析、推理和判断。

虽然我也解释了很多,但网友就是无法理解。在这里我可以清晰地告诉大家:越是无法理解,横向思维就越有价值,因为,你那么缜密的一个逻辑思维者,怎么能够理解一个根本不需要逻辑,追求偶然和思维断裂的横向思维呢?

如同一个人告诉你,一个6岁的小孩,举起了100斤重的石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说,横向思维是完全以一种另类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方法进入到我们的世界之中,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改变思维模式,遭遇任何事,不要急于用逻辑去分析和判断,而是让思维停顿,或者进入到一个既不是你,也不是它的第三空间中,如同阿拉伯数字中的0.

我们都是从幼儿园和小学一路受教育而来的,我们清楚自己在接受最初的数学教育时的数字概念,从19,然后就是0,我们谁也没有对这个没有任何,数值的0产生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对它究根到底它为什么是0?既然它什么都没有,为何又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数学体系之中?

当然,我们随即就明白了,当0独立存在时,它是没有任何数值的,但当它依附于其它某个数字时,它就能产生数值。

今天,我们不去讲它的数值,而就将它本身的0数值,也就是无任何数值,但我们为什么允许它存在呢?

“零”的发明给数学带来了空前的奇妙变化。在此之前,不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古罗马的数学理论中,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都非常复杂,而零的出现则是个绝妙的概念。但它也令人十分头痛,因为零不具备任何数值。

在人类的思考中,我们亟须一个相当于“零”的东西,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拥有。我们无法感知我们还不能感知的东西,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些事情我们现在无法了解,那么将来也无法了解。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自己很难相信这一点,更难做到这一点。

有人告诉你,某件事只存在两种选择。当我们处理的是逻辑思维的封闭系统或者建构系统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通常这种说法只意味着:“我只能想出两种选择,因此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了。”

假设我们用横向思维的po这个词(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讲过多次,po是相对于逻辑思维中的no,汉语中的不行、不可以、此事绝对行不通等,po是一切可以成立,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可以夸张到极点),表示零度坚持的情况,我们可以说有三种选择,即已经存在的两种选择和po。单词po涵盖所有尚未感知到的选择,po代表我们对尚未感知到的选择的丰富性的感应程度。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种做法十分恼人和不可行。假如辩护律师对法官说:“请不要只考虑我对这些证据提供的解释,请同时考虑到po的情况。您真能在这些情况下作出判决吗?”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仍然倾向于惯用的推断和定论。

当我们看待任何一种情况时,注意力与模式的宽广流域会使我们很快滑入某个已建立的模式之中,于是,我们丧失了纯真和新鲜,从而无法以崭新的方式组合事物,无法注意到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事物。

为了逃离这种模式的束缚,我们可以借助于冥想、打坐或者迷幻药(不同于使人镇定或兴奋的迷幻药)。通常,如我前面提及的,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寻找事物的“本质”或者我们以为的进一步真相,因为许多信仰系统都把真理掩藏于表象之下(为什么如此?也许只有表象才是真实的)。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讨论进一步的真相,而想谈谈中立性,这正是我为什么称之为零度坚持的原因。我们接收了许多信息或感知,但我们拒绝改变惯用的模式。

我们无法命令模式及时冻结而停止作用,但我们可以中断它们,使其无法创造出通常的含义,而这正是服用药物产生的常见效果。我们可以训练大脑对某一事物产生越来越深的关注,从而使注意力不再滑入某个固定的“含义”。这也是各式各样东方训练的常用方法。

我的想法则更加简单、实用和易学:用po这个词来表示某件事物处于常规模式及模式流域之外,从而不应马上对它做出判断。有人告诉你,你的会计师骗了你,你的回答是“po”。这意味着:“我听见了你所说的,但我并不会马上转入情绪性或反应性的模式之中。”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在判断之前先做一个停顿。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前面介绍的相关性与意义。有的事物,比如一场你丝毫不感兴趣的有关体育比赛的对话,对你来说虽然具有相关性,但没有意义。用于表示零度坚持的单词po就可以用来接受意义,但把相关性加以锁定,就像你听见了某件事物并了解它,但它与你并不直接相关一样。因此,在前面关于会计师的例子中,你的反应就好像只是读到了报纸上的一则抢劫案一样。

我们需要po作为零度坚持来防止自己过快地转换到最显而易见的常规模式,让注意力在固定下来之前吸收更多的信息,让我们在耳熟能详的领域中重新创造出新鲜的感知和纯真的想法,从而发现能够打动人心的点子和创意。

对于那些喜欢说“这和……一样”(将任何新事物看成已经存在的旧事物)的人,我们可以用po来表示:“在你匆忙定论之前,先听听我的说法。”

10多年前,我担任一家内衣公司营销总监的时候,当时,我向老板提出申请,要求公司建立一个图书室,老板同意了我的申请,很快公司化了大约10万多元,创建了一个以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为核心书籍的图书室,员工们也纷纷办理的借书证,比平时更多阅读了。

谁知,好景不长,刚开始的图书管理还有模有样,时间一长,管理就形同虚设,公司里的书是一天比一天少,员工的阅读热情似乎也有所减弱,到最后,图书市真正成了摆饰,甚至一度成了员工午休的睡眠场所……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思维模式告诉我们——要么就关闭算了,要么专门委派一个人来管理!但是,我们这么一个仅有450名员工的小公司,真的需要一个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吗?

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当时,我就展开了我的横向思维创新技巧,我立刻po了一个问题,“po——图书室的书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属于零度的坚持的思维,它跳出了二维逻辑,po出了第三条路。

然后,新鲜的创意立刻就来,当时,我是这么做的。

图书馆不再增加图书,但可以允许员工自费购买图书;这个问题立即有了新的难题:员工凭啥自费买书往公司图书室里送?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一招阅读奖励。何谓阅读奖励?就是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在各类书店发现有价值的图书(确定公司图书室是没有的书目)。员工发现了有价值的图书之后,自费买下,然后阅读。阅读完以后,这个员工必须在公司每天的早会和周末例会上向全体员工演讲,阐述阅读本书的心得。如果演讲获得每一个员工的投票分数平均值60分以上,就可以获得该图书三倍的价格补偿,如果分享价值投票分数值超过90分,则会获得六倍图书价值的奖励。假如该书的价格为30元,那么,阅读获奖最高奖励是6倍,则实际奖励180元。

如此一来,至少解决了三大问题:1是激发了员工的阅读热情。我们办图书室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员工的知识和思想能通过阅读而得到进步吗?那么,现在公司不再往图书室投资购买新书,而让员工自发的选择购买有价值的好书,而且,最先得益的是自费买书的员工。

2是通过这样的分享,每一个员工定期都能获得很多最新的管理和营销知识,知识积累会越来越多。因为以前,是大家借阅,读完了只有自己明白,而其他员工无法分享,现在用了这种方法,每一个员工都在不断的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因为自己在阅读的同时,也在帮助大家阅读,因为我的阅读会跟大家分享。

3是这样一来公司图书室的图书越来越多,这跟以前图书越来越少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公司角度来说,也投入了部分钱,但是,这种投资,比单纯的购置图书来更有价值感,尤其是对公司文和员工凝聚力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而我的这个方法,也获得了上至老板,下至员工的一致赞扬。

这个方法,后来我多次在营销培训课上跟学员分享过,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遭遇明显的问题矛盾时,不要急于用传统的逻辑思维模式进行判断和处理,而是跳出两维空间,进入三维世界,也就是说,我们要逃离逻辑思维中的“对错”陷进,通过横向思维的“po,l来开创第三乃至第四条道路来。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创新,根本不是指横向思维,而是逻辑思维体系下的修修补补,未来的中国已经不需要这样不痛不痒的创新,而是需要更多的颠覆式创新,而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大多时候必须要借助于横向思维。

https://mmbiz.qlogo.cn/mmbiz/qicFqeSEnKicvAKtVAhLs8I5PzJUicGCGoUh3I7GvQScxvekTK5p1nYgcOS4GxRQgLAvfOjmKpnyklhH5rLrYgLuA/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