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坤随笔:品牌与女人的关系

(2013-12-23 11:16:58)
标签:

品牌营销

语言陈述

品牌理论

沈坤随笔

沈坤

财经

分类: 沈坤随笔

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女人?这两个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概念,今天却由于一次微博上的争论而被弄到我这一个文章里来谈论,尽管读者可能对此还不太理解品牌与女人,其中究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在回答问题的形式上,两者却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而事情要从昨天上午的微博说起。

我们人类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是简单的概念就越容易陈述不清或者遗忘。昨天上午,一个微博好友叫@彭智隐的在微博上发了一个营销问题:什么是品牌?要求用一句话回答,微博中他@了我,所以我看到后就回复了一句:产品的牌子名称!

之后有一个好友叫@陈光标饮品副总裁王利锋 的出来回答说:品牌是一种心理印记,而不是一个具体物化的东西,一切物化的品牌内容都是为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记……

接着彭智隐也回答了说:品牌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所以我们的一切品牌活动及营销活动都是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努力。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但都不对,对,是指他们的回答在这个答案的框架内,说他们不对,是指他们的回答只聚焦在问题的表象而不是本质,而且他们这样的回答太书面了,有点套用理论嫌疑。

之后,又有一个叫@闽商策划 的人冒出一句:注册商标不是品牌……

随后争论越来越激烈,有说像三鹿这样的企业就不是品牌,因为品牌必须是消费者喜爱的等等,尽管我回答了这个观点,说无论消费者是不是喜欢,跟它是不是品牌没有任何关系。

但这次的争论或者说探讨本身引起了我的思考,也让我叹息,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使得我们大多数的人看问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表象迷惑,看问题不能入木三分直击本质,导致回答的问题都是似是而非或者答非所问,这要么是我们在思维上缺乏一种高度概括的能力,要么就习惯了盲人摸象的肤浅观察。

首先,品牌其实就是一个产品的名称或标记,无论哪个品牌,只要给自己的产品标注了牌子名称,客观上它就成了一个品牌,这是一个不容辩驳的本质事实。不同的地方是,有的品牌经过包装、策划和传播过后,融入了一些超越产品的信息,加之消费者购买使用之后的体验,有了对这个品牌的综合印象,而有的品牌没有任何传播,只是在产品身上体现。也就是说,有的品牌随着产品质量和品牌推广成为了知名品牌,有的依然默默无闻。

但你不能说,没有知名度的产品品牌就不是品牌。至于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品牌才叫品牌,那更站不住脚,因为你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正如一个购物者,有的喜欢找低价的,有的喜欢找质量好的,有的不顾一切只买贵的等等,消费者不可能是一样的。

有品牌理论这么说:品牌是必须需要经过传播才能成就。其实我说的是,等到传播之后或者顾客购买使用之后形成了的品牌联想或体验,这个时候的品牌已经不但是指产品了,而是超越产品了。如果要这么说,那么专家也有过这样的理论:产品是企业生产的,品牌是顾客头脑里的……但这依然不能算是完整的回答,只是一种理解。

讨论品牌究竟是什么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奇怪的是,我们还是有太多的人对品牌的本质不了解或者说概念模糊,有些甚至是正在从事品牌营销的专业人士,这就让我深感忧虑,因为,你对某个事物的理解角度和深浅,决定了一个人做事的准确度和立场,最终就会影响工作的成效。

为了让微博好友看问题能更接近本质,我就干脆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女人?要他们一句话来回答,可惜,他们都不回答,或者不敢回答。

我曾经在一次培训会上也问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吗?”“谁能用一句话回答:什么是女人?”

结果,总是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是大家看问题都停留在表象,真正能切入事物本质的人少之又少。

譬如,回答什么是女人的问题,有很多人回答说,长头发的,穿裙子的、没有喉结,说话声音纤细的,还有什么胸脯丰满,会怀孕的等等,这些回答,你能说它们是错误的吗?尽管不能算,但绝对不能说正确,因为,长头发的,男性也有,传裙子的更多,苏格兰人和中国清朝也有,至于说话声音和喉结,那更是离谱,很多男人也很可能是这样的!

为什么大家的回答都不切入焦点或者说无法进入本质吗?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导致大家看问题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其实,回答什么是女人简单几个字就可以回答:有阴道的人!因为只有这个回答,才是进入了问题的本质核心,因为男性不可能有阴道,而其它都有可能,可惜大家都不会直入核心。

如果大家能从这个问题上找到启示,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回答品牌是什么的问题,无论品牌理论怎么说,那都是理论和教义,回答问题要直接,而且第一性必须是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套用和借用。

记得在去年的一个叫“品牌的标签”博文中,我就阐述过这个问题,今天因为一个微博好友的提问而再次触及,所以我还得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一下这个老问题。

所谓品牌,就是一个产品的标记名称,是必须依附于实体产品而活的;任何产品,只要为产品起了一个区别于其它产品的名称或牌子,客观上就成了品牌。这是本质。

所谓消费者的体验之类,那只是某些品牌成为大众迷恋的对象物时,使得品牌衍生出了巨大的附加值而已。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人出了名就成了名人。名人有好有坏,不能因为一个因为做坏事而出了名的名人就不算名人,譬如秦桧,它再怎么坏怎么恶,但他是历史名人,这一点我们不容置疑。

品牌也是,某个品牌产品销量很小,默默无闻,但它依然出现在货架上,哪怕没有多少人认识它,知道它,用过它,但它仍然是品牌!

不要再使用毫无意义的空洞理论去回答问题,更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我们要学会入木三分地洞察问题的核心本质,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的去解决问题。

我还是建议大家跳出逻辑思维的局限,运用横向思维的方法,重新审视自己原来以为的事物结论,相信必然会有更多崭新的感悟。

作者沈坤,深圳双剑破局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