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过三国看“福喜变质肉事件”

(2014-07-24 12:38:15)
标签:

财经

杂谈

分类: 我的文章

福喜公司成了最近几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而这家公司背后所服务的公司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有责任感的企业。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让我们很难和过期食品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越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就越可能出现,有人说这些事件是偶然事件,不能掩盖这些企业自身的光环,但从这些偶然事件中我们却似乎又看出了某些必然的东西。

    第一,公司大了之后管理缺失和监管的缺乏造就了此次事件。我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是全球性的跨国企业,他们在那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公司来运作,这些运作公司可能又会将管理、采购、生产等环节又外包给其他公司,这种方式很难形成一种严谨的制度,这也必将给这次变质事件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失败也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中曹操可以说是一个跨国企业,他笼络了来自各界的英雄人物,陈兵赤壁,孰不知一个组织大了,在战备、谋略、用人上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累积到一起便造就了赤壁之战的失利。举这个例子并非是说明曹孟德管理无方,用人不当,而是说明公司或组织规模的庞大自身的弱点和弊端也就越多,在这些弱点和弊端上也更加容易出问题。而福喜公司的变质食品事件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心理疏忽酿成的大错。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此次洋快餐集体中招变质食品事件和自身心理疏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牵扯进此次事件的每家公司在全球都赫赫有名,他们在外界眼中是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创造的财富更是富可敌国,工作在这些公司的人也因为这些光环而富有优越感,然而这种心理很可能会造成思想意识上的疏忽大意,并最终为自己的形象损坏埋下恶果。三国中的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自重,藐视天下,曹操虽然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在军事上和袁绍仍旧相差很远,另外,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曹操虽然行刺过董卓但毕竟是宦官之后,一个土豪,一个屌丝,这种差距更加遥远了。但正是这种差距让袁绍放松了思想警惕,而曹操则对袁绍充满了警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袁绍这种心理让他轻视许攸,而曹操却对许攸的到来如获至宝,这种反差似乎也在昭示着官渡之战的成败。而现在洋快餐的变质食品可能也和三国中的官渡之战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思想上的麻痹最终造成了问题食品的出现。

      第三,盲目崇拜造成的个人缺失。我们对于这些洋快餐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而这些洋快餐里干净利落的装修,宽敞明亮的落地窗让我们对于他们的这种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信任他们广告中色香味俱佳的图片,却忽略了广告图片下面的那一行小字:以具体实物为准;我们看到了经过处理后的食物,却忽略了整个食物的生产过程;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己企业责任心的宣传却忽略了宣传背后的事情。而我们在这种盲目崇拜中渐渐失去自我,而这些洋快餐也在我们的盲目崇拜中渐渐失去自我。这种崇拜让我想起了三国中关羽的败走麦城。关羽是三国里大名鼎鼎的大英雄,从桃园三结义到千里寻刘备,从挂印封金到单刀赴会,这些事件一步步将关羽推上了崇拜的不归路,而我们对于洋快餐的崇拜也是如出一辙。蜀国和魏国当然也有吴国对于关羽的惧怕最终演变成了盲目的崇拜,而盲目崇拜容易走入极端,第一个极端是极度信任,最终迷失自我,第二个极端是极度恐惧,最终要将其消灭,第三个极端是目中无人,丧失自我,关羽最终因为这三个极端败走麦城,而洋快餐的这场变质食品事件何尝不是败走麦城呢?

      第四,双重标准造就的责任缺失。福喜公司作为一家外资企业,它供应的是同一家公司,但却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双重标准,据报道福喜公司在美国用X光来检验肉类中是否含有杂质,但在中国他们却用过期变质的食品来供应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公司,这种双重标准最终造成了福喜公司企业责任的严重缺失,最终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视如草芥。而在三国中刘禅对亲信和忠臣的不同标准也最终导致了亡国。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宠信黄皓,即使是在姜维上表奏请的情况下仍然给予力保,最终导致姜维辞官回家,从而加速了蜀国的衰落。此次问题食品事件虽然不一定将这些洋快餐倒闭,却也有可能会给这些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麦当劳股价的逆市下跌就是例证。

      透过三国解读此次福喜事件让我们更加透彻地认识整个事件的发展始末。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