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分类: 良方良药 |
菟丝子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医杂志 2000年第10期第41卷 专题笔谈
作者:张耀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 621000
菟丝子性味辛甘平,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功。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等症。笔者多年来以菟丝子为主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颇佳,简介如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率失常,一般呈阵发性发作,骤发骤停,心率每分钟可达160~220次。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或头晕,心电图特征为ST—T轻度改变。西医采取刺激迷走神经或药物治疗,笔者多年来以菟丝子为主治疗本病,可有效地控制复发。
患者赵某某,男,31岁。1995年9月10日初诊。反复心悸、胸闷4年,加重1年。患者4年前开始常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发时脉搏每分钟180次以上。初起1~2月一发,近1年来15~20天一发。初发病时,按压眼球可缓解病情,近1年来刺激咽部、按压眼球均不能控制病情,须静脉推注异搏定始能缓解病情。病情控制后的1~2天内乏力、气短,不能下床活动。1994年4月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次于就诊前1天发病。刻诊:倦怠头晕,胸闷气短,心悸不安,腰膝酸软,面白无华,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证系脾肾两虚,心阳不振。治以温阳益气,宁心安神。药用:菟丝子20g(包煎),党参30g,桂枝10g,炙甘草10g,炒酸枣仁20g,川芎30g,白术15g,枳壳15g。水煎分6次服,1日服3次,2日1剂。患者服上方3剂后,又发作1次,但病情轻微,按压眼球即止。原方菟丝子加至30g,续服30剂,随访5月未发病。
心悸一病,明*王肯堂谓:“心悸之由,不越两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本例患者即由脾肾两虚,损及心阳,心失温养而致。菟丝子一药,《本草新编》谓其“正补心、肝、肾之主药。”其减慢心率作用在中医书籍虽没有记载,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菟丝子含有树脂甙、糖类及维生素A样物质,对心脏有增强收缩作用。故凡属脾肾两虚,损及心阳,心失温养而致心悸,我都以菟丝子为主补肾益心,壮其神气而获效。笔者长期使用菟丝子中还发现,个别患者服用本品有轻微致呕作用,减少用量或辅以和胃止呕之品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