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阁主验案 |
杨女,49岁,2007年1月2日诊。患鼻鼽十多年,鼻塞,鼻痒,喷嚏,流白色清稀涕,量多,早晚尤甚。发作频繁,几无间断。四肢倦怠,头昏乏力,便溏,纳呆。脾肺气虚,卫表不固。玉屏风散、过敏煎、缩犬丸加减。
黄芪20
白术10 防风10
银柴胡15 乌梅15
五味子10
荆芥10 细辛6
苍耳子10 辛夷10
乌药10 益智仁10
山药10
7剂
二诊:无好转,考虑久病多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补中益气汤原方加苍耳子10、辛夷10、细辛6。 7剂
三诊:无好转,病人述近两年腰酸腿软,畏冷,辨证为肾阳亏虚,失于温煦,金匮肾气丸合升陷汤化裁。
炮附子10 桂枝10
熟地30 山茱萸15
山药10 补骨脂10
党参15 黄芪30
升麻10 柴胡6
桔梗10 苍耳子10
7剂
四诊:无好转,改为解表、温肾、健脾、熄风法。麻黄附子细辛汤、玉屏风散加虫蚁药。
麻 黄10
炮附子15 细 辛6
熟地30 鹿角霜15
旱连草15 黄 芪30 白 术10
防风10 苍耳子10
乌梅10
全蝎5 7剂
五诊:诸证白天减轻,早晚如前。四诊方去鹿角、全蝎加地龙10
麻 黄10
炮附子 细 辛6
熟地30 旱连草10
黄芪30 白术10
防 风10 苍耳子10
乌梅10
地龙10
7剂
六诊: 自觉五诊方效果理想,白天未作,早晚如前,上方加重熟地为60,白术、旱连草为30,另加诃子10 7剂
七诊:未进一步好转,改用五诊方去旱连草,加鹿角霜10,蝉衣10,防风改为30,以增强熄风解痉之功。
麻黄10 炮附子15 细辛6 熟地30 鹿角霜15 黄芪30
白术10 防风30 苍耳子10 乌梅10 地龙10
蝉衣10 7剂
八诊:仅早上仍然发作,但是明显减轻,七诊方去鹿角、乌梅加桃仁12、红花6(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麻 黄10
炮附子10 细 辛6
熟地30 黄 芪30
白术10 防风30
苍耳子10 地 龙10
蝉衣10 桃 仁10
红花6 7剂
九诊:自觉上方效果比七诊方明显,早上仅有轻微不适,鼻痒,有时喷嚏,但未流清稀涕,上方去苍耳子,红花加僵蚕10,鸡血藤30
5剂
麻黄10 炮附子10
细辛6
生地30
黄芪30
白术10
防风30
蝉蜕10
地龙10 僵蚕10 桃仁15 鸡血藤30
5剂
十诊:喷嚏未作,仅早上有时鼻痒,但是停药十天后因晚上受寒又有发作,鼻痒,流清涕,喷嚏,前方再进。
麻黄10
炮附子10 细辛6
熟地30
黄芪30
白术10 防风30
蝉蜕10
地龙10 桃仁15
徐长卿15 乌梅15
五味子10 7剂
另:皂荚外帖两侧“迎香穴”,24小时换1次,连续帖5天。
前一篇:升陷汤加减对心血管疾病有良效
后一篇:桔梗长于消痈排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