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逝者 寄托哀思
——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清明节教育活动纪实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逝者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4月3日上午9时30分,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清明祭词诵读活动。
三分钟的默哀将大家带入了无限哀思的情景中。
同学们那一篇篇感情真挚的祭词文章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那动人心弦的祭词诵读展示了他们高超的诵读水平;整个活动肃穆、感人,活动最后刘秀梅书记进行了总结:同学们真切的表达了思念亲人、缅怀逝者的真挚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活动收到了实效性。
从2007年的清明节开始,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在创新开展清明节传统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了不让教育流于形式,学校从学生的家庭入手,充分挖掘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变换方式去感化学生。逐步使之系列化、发展化、品牌化。
2007:“讲讲我的家族史”、“绘制家族图表”。
2008:为逝去的先辈撰写祭词,缅怀自己的祖先。
2009:“缅怀逝者、寄托哀思”清明祭词诵读活动。特别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忘记自己的先人,更不能忘记在5·12大地震中逝去的四川同胞们。
变换思路过清明,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省市区各媒体纷纷报道。德育工作不能贪大,不能求全,细节的东西会影响学生们的一生。
变换思路过清明,其一:让学生知晓自己的祖辈,了解自己的家族,从而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其二: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辈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结果,是家族生命链条极为宝贵的一环,因而要珍爱生命。其三:让学生明确,只有热爱自己的小家,才能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家的兴衰关系到自家的兴衰,进而体现那些爱国的仁人志士的无私与伟大。其四:帮助学生们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德育工作不能求大、不能做空,不能高调,不能强迫,要做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五.二中队的《我是你的同学》

五.三中队刘思萌朗诵《清明节怀念我的太爷爷》

六.八中队王一贺、付纬辰、王韫琳朗诵《泣血问苍天》

五.一中队的《清明汶川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已至,
献上一束花,带去我们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一份哀悼及追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