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y--印加人的实验农田

标签:
moray梯田印加试验田安第斯秘鲁神圣山谷peru |
分类: 万里云天秘鲁行 |
安第斯深山里面,看到这样巨大的环形结构,让人有一点迷惑。
看到里面的人了吗? 有人的对比,可以看到他的规模。真的是很巨大的环形。这个圆环,有150米直径,30米深。
看上去有点像一个环形剧场,又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太空船降落基地。
其实,这里是印加人的试验农田。
安第斯山脉山高谷深,气候比较冷,因此,很需要适合自己环境的农作物。
秘鲁拥有非常古老的文明,他们的农业技术,真正的可以说是造福了人类。比如土豆,就是他们开始培育的,后来被西班牙政府者传到欧洲,改变了世界。
如果没有土豆,全世界根本不可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中国和欧洲的人口爆炸,都是土豆的功劳。
野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被当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並开始在欧洲普及。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1719年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传播到中国,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也算是秘鲁的印第安人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了。
而且野生土豆的繁殖育种,以及农业科学的研究,都是在这样的印加试验田建立的。
巨大的山谷用石块垒成梯田。它都是环状的,有自己的灌溉系统。石头可以聚热,会在这里形成一个温暖的小气候,每层大约两米,越往下越避风,气温就越高。
据说,从最高处到最低洼处,温度相差15摄氏度。
古老的印第安人就用这里做农业试验,看看不同的土豆,适合什么样的温度。
来决定在安第斯山脉的不同海拔,适合种什么样的土豆。
这样的试验田,在天造地设的自然中巧妙的加入人工。
早说过,印加人是砌墙的高手,不仅仅体现在神庙上,也体现在这农田上,我们看到的渗出来的石头,就是踏脚板,因为各层之间里的奖金两米,一定要用这样的台阶才能上下。
着一张照片不仅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这些上下人的踏脚石板,还能看到中间的水槽,这就是这个巨大试验田的灌溉系统。
站在最低处,真的有一点与天地合为一体的感觉,也许这个地方有一点灵气,突然来了几个人,在这里开始练功,大家很奇怪得看他们,他们也毫不在意,面向东方,还是比起把式来。
同时长声嘴里叫着“呜。。。。。。, 哈。。。。。。”
我们离开,爬得很高,这些人还在练功,他们整齐的喊声,“呜。。。, 哈。。。。”, 贯彻山野。
不知什么来头,想一想,就是这样的试验田,才让印加人培育出高产量的土豆,适合寒冷的英国,造成了英国人的仓禀实,才能发展工业,进而发生产业革命。
在我们中国,也支持了17世纪的人口膨胀,让中国的土地可以养活足够人口。
这样的贡献实在是无远弗届。连万里之外的亚洲都受益匪浅。
这样的地方,也值得他们用这样的仪式来表达一下崇拜呢。
Moray的魅力, 不仅仅在这些遗迹,周围的风景也很美丽。白云深处的雪山。
一望无边的高山草场,远处高山白云,实在是让人心情开阔,真是好漂亮的地方啊。
或者向远处走去。天地中它们小小的身影,又坚定,又无奈。
这里的人的帽子,已经和Ollantaytambo欧阳弹拨和Chinchero亲切罗的印加妇女不同了。
因为这里有游客,印加妇女也背着大包裹来这里摆摊了。
这里的主要不足的帽子,是欧洲式的礼帽
身上穿的颜色也比较素净一点,一样的,是都是勤劳的印加妇女,带着孩子,纺着线,摆着摊,一下子做好多事情。
这里的羊毛制品真的很便宜,这里的女人们真的很勤劳。
看到了一个老奶奶,带着像碗一样的帽子,和周围的女人都不一样,穿的衣服,也比较鲜艳,有点像欧阳弹拨的印加人
最后,放一张有趣的,我在高处想要拍一张和山的合影,正好一个印加妇女走过,天啊,我看上去多高啊。看上去是她们的三个人那么高。简直不是一个星球上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