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塔罗塔罗牌美德柏拉图节制正义力量星座 |
分类: 塔罗图意学 |
在传统塔罗牌中,有三张牌代表了西方文化中的三种美德,它们是:节制、力量、正义,另外还有第四种美德审慎(即智慧),这四种美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所倡导的四大传统美德。
那么在塔罗的22张大牌,有三张牌分别描绘着上述三种美德,它们是:节制、力量和正义。但是却没有描绘审慎或者智慧的牌。
纵观整个塔罗牌历史,虽然审慎牌有在15世纪的97张佛罗伦萨明切维特牌(The Minchiate Fiorentine
Deck)和50张的曼提那塔罗奇(Tarocchi de
Mantegna)中出现,但并未明显地表现在其他传统的塔罗大牌中。鉴于塔罗牌图像的神秘性和象征性,有人就认为审慎美德完全有可能隐藏在某一张牌的寓意中,这就引来了历史上的许多猜想,有说表达审审慎美德的是隐士、也有说是吊人,再有说是愚人、还有说是世界,可谓众说纷纭。那么传统的22张塔罗大牌,究竟包含的是四种美德还是三种美德,这些美德牌在22张大牌中作为什么样的角色,对塔罗大牌的排列起到怎样的影响,这就是下面要说的内容。
转载请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注明下信息:
亮's
塔罗时空:http://blog.sina.com.cn/jeaora
一.美德概况
节制、力量、正义、审慎这四大美德被称为“四大基本美德”(Cardinal
Virtues)。Cardinal一词源于拉丁文cardo或hinge,四大基本美德又被称为四主德,这是由于数字4的缘故,四位一体的例子很多,比如东南西北四方位、春夏秋冬四季节、风水火土四元素等。4同时也是代表物质世界的数字,四美德就是物质世界的世俗美德。四美德一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说过:过度是错,不及也是错,唯适中为对,这就是中庸与平衡。那么正义与节制都体现了这一点。另外,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也列举了这四大基本美德:节制、力量、审慎和正义。这一主张是同他的的灵魂三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节制是支配欲望灵魂的美德,力量(坚毅)是支配是意志灵魂的美德,审慎(智慧)支配是理智灵魂的美德,如果这灵魂的三部分都实现了其美德,那么整个灵魂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过许多描绘四大基本美德的艺术画,下图放出的是刻画于教皇克莱门特二世墓地的四美德:

在后来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下,以原有的四大美德为基础然后又被加入了更高一层的神学三美德(数字3象征了三位一体):信仰、希望、慈爱。这三大美德虽然没有出现在传统塔罗牌中,但在15世纪的佛罗伦萨牌(The
Minchiate Fiorentine
Deck)中这七大美德都有出现,如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节制、力量、正义、希望、审慎、信仰、慈爱。


不过我们知道,在绝大多数的塔罗牌中——无论是早期的牌还是现代的牌,一般一眼能看出的只有节制、力量、正义这三种美德牌。但是在塔罗牌出刚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就是这三张牌,它们在22张牌中的排列和位置直接影响到了整副塔罗大牌的排列和结构。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美德牌对塔罗大牌的排位影响”。

二.美德牌对塔罗大牌的排列影响
在塔罗牌起源时期的意大利,塔罗大牌的排列有很多种,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哪一种才是最最原始的排列顺序。每个独立的城邦、每个地区所设计出的塔罗牌都有自己的排序。纸牌与塔罗牌历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教授(Michael
Dummett)根据当时情况,将一些次要的差别去除,然后总结出三大类排序,他对这三类分别定名为排列A、排列B、排列C。因为在塔罗牌刚诞生时,其原产地有三个城市(米兰、佛罗伦萨、博洛尼亚),而塔罗大牌的三大类排列ABC正好与这三大地区有关。排列A基本上分布于博洛尼亚、费拉拉和佛罗伦萨,排列B可以分布于费拉拉和威尼斯,排列C则可在米兰以及后期法国的马赛系塔罗牌中存在。为了方便对三大类排列作对比,我将一些不同的地方留出了空行。可见下表:
看了上表就清楚,三大排列所存在的不同其实也就两大块:一是首五张人物牌的排列,二是三大美德牌的位置。首五张世俗统治者排列位置的不统一,其原因在于女祭司,因为皇后-皇帝-教皇的先后顺序是统一的,只有女祭司一会处在2号,一会处在4号。第二块对整副大牌排序造成较大影响的则是三张美德牌的位置。可以说,节制、力量、正义的位置是整个大牌排列的一个主要的变量。在意大利的南部地区,如博洛尼亚、佛罗伦萨、罗马和西西里,其大牌排列遵循的是排列类型A,三张美德牌的排列往往是连续地依次相连,挤在一起,虽然有时也会产生谁先谁后的不同,但是总归是连在一起的。而在意大利偏东部的地区,如费拉拉和威尼斯,大牌的排列类型为B,三张美德牌总是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区段,比如节制会在1-7区间,力量在8-14区间,正义在15-21区间,但正义一般都处于审判之后、世界之前,这种排列也就是我们“塔罗图意本源”系列所遵循的就是B类排列方式。另外,排列B中的排列依据也遵循了“胜利传统”,排在越后面的也就越大,所以这里明显对三美德有一个轻重之分。
而米兰的塔罗牌排列与后来法国马赛系塔罗牌的排列类同,属于排列类型中的C,三张美德牌的分布全是集中在第二区间(8-14),正义为8,力量为11,节制为14。那么排列C的排法成为了16世纪之后塔罗大牌的标准排列形式。当然,现代大家所熟悉的伟特塔罗牌把排列C中的11号力量和8号正义位置作了互换这依据的是金色黎明组织的神秘学对应体系,不存在对传统塔罗符号与内涵的遵循。
如果要深究美德牌排列位置不统一的原因,那么就和死神牌有关了。塔罗牌历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教授(Michael
Dummet)针对塔罗大牌的排列与编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所有既存塔罗牌的排列中,死神牌永远是13。13号似乎是死神牌不可侵犯的位置。所以,历史上的古塔罗牌,为了保证死神13号的位置,就尝试改变其他牌的位置。因为按照塔罗牌的排列,如果三张美德牌(节制、正义、力量)都处于死神牌之前,那么就会造成使死神牌变成14号的尴尬局面。那么在15世纪塔罗牌起源后的一段时期,有些塔罗牌的确将三张美德牌都放在死神之前,这些牌为了确保死神13号的位置所采取的方法是“空出编号”法。比如早期博洛尼亚塔罗牌中,魔术师到教皇这五张牌不予编号,而之后原本应为6的恋人则编为了5号,这样就确保了死神的13。而当时的佛罗伦萨塔罗牌则干脆取消女祭司这张牌。
而在达米特教授对早期塔罗牌排列的三大分类中,排列类型A和C都采取的是将节制放于死神之后,位列14,而将正义和力量分别位列8和11。如此,这三种美德的次序构成了一种倒序(正义-力量-节制),而在柏拉图和毕达格拉斯理论中,这三种美德的次序应为节制-力量-正义。
而在排列类型B中,也就是我们本系列所采用的排列方式中,正义被放于死神的后面,位列20,而节制和力量被至于死神之前,分别位列6和9。
所以,上述说的这些似乎都是为了保证死神13号的不动地位。但是在排列B中,将正义置于审判之后则顺应了末日之后的审判,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观念更为相符。我们可以从当时许多类似的艺术作品中找到证明这种观点的艺术作品,这些将在今后“塔罗图意之本源”系列中进行详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排列B会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作最古老的塔罗大牌排列的原因。
三.塔罗与美德
首先,我们从22张牌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的是:节制、正义、力量这三种美德。这三种美德并不是单独孤立的存在,而是以一定的排列次序构成了象征体系中的一个完整部分。
在基督教的教宗艺术里,这些美德的拟人化形象为女人。这种带有内涵寓意的拟人化手法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由基督教拉丁诗人普鲁登修斯写的《灵魂之战》(Psychomachia)。许多情况下一般都会采用女子作为美德的象征符号,同时再加一些与众不同的元素,比如在穿着上画成身穿男性所穿的战斗盔甲。
这种用来描绘美德的基本象征性符号应该是在公元9世纪正式确立的。在此之前则就是一般的女子。而9世纪之后,则开始加了一些相关符号。比如正义的形象通常手持一个天平,或者一手持剑、一手持天平。在早期的描绘中,节制的形象为一手是火焰,一手为正在倾倒的水壶。后来,节制的形象更多画的是将一只壶中的水倒入另一只水壶。力量的形象则比较杂,最常见的形象是身着盔甲,手持盾牌和长矛。而另外一些则显示了一名女子赤手空拳地将一根柱子折断,而塔罗牌中常见的力量形象则是控制一头狮子,这个形象在15世纪也很常见。
节制、力量、正义这三种美德常常以一个整体出现。例如,在佩鲁贾的康比奥,审慎与正义一同出现在一个画板上,而力量则与节制一起出现在另一个画板。而在一些诗篇中,这些美德也常常一同出现,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著名的彼特拉克胜利诗中,其中的一段“纯洁之胜利”诗篇中,这些美德就一同被提到。
在许多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描绘中,四种美德则常常被置于一幅画的四个角上,有时也会围绕在一个圆环符号的外圈。在这种情况下,四种美德就没有特定的先后次序了,所以单从这种例子来看,要研究塔罗牌中美德牌的原始次序就没有相关依据。
但是,在其他一些范例中,这些美德则是有明确顺序的。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这些美德最典型的顺序为:审慎、节制、力量、正义。而且这四种美德通常以递升阶梯的形式出现。如,下图呈现是1477年佛罗伦萨的一副插图(其实就是本文的篇头插图中的下半部分)。图中画的是一个人在攀爬阶梯,每一层代表一种美德,从下至上依次为:审慎、节制、力量、正义。

上述这种美德的排列同塔罗大牌的排列类型B一致,也与曼提那塔罗奇中的美德次序一致(曼提那塔罗奇中,节制14、力量16、正义17)。在马拉泰斯提亚诺教堂中出现的美德则是以新柏拉图主义的象征体系,正义同样也是最后一位,是占支配地位的美德。所以,就排列B中的美德顺序,也是为什么说排列B可能是塔罗大牌原始排列的原因之一。
后来,随着塔罗牌的发展与演变,塔罗大牌中的美德次序发生改变,排列C成为了后来塔罗大牌的标准排列。总的来说,塔罗大牌中的三大美德牌(节制、力量、正义)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还有一种美德审慎就不是,不知是没有包含进塔罗大牌,还是隐藏在某一张牌里,反正后来,神秘学家们为了寻找大牌中的审慎美德着实花了些功夫,比如18世纪的法国神秘学家古德•杰柏林(Court
de
Gebelin)与艾特拉(Etteilla)就认为塔罗大牌的吊人就是美德审慎,艾特拉为了表明这一点,在他设计的大艾特拉塔罗牌中不惜将吊人变成审慎,使原来倒吊的人变成了一名站立的、拒绝蛇的诱惑的女子,如下图:

而19世纪的神秘学家伊莱•里维(Éliphas
Lévi)则认为,表达审慎美德的牌是隐士,因为其谨慎、智慧老人的形象与审慎存在联系。那么美德审慎究竟在不在大牌,这个问题也纠结至今。当今著名的塔罗牌艺术家、符号学家罗伯特•普雷斯(Robert
Place)认为,审慎美德的表达牌是世界。他提出:虽然一开始在柏拉图的四美德理论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美德是正义,但后期斯多葛派将审慎与正义做了互换,所以审慎作为统领其他三大美德的最高美德,由世界牌表达也合情合理,而且他还认为,后期塔罗牌的三种美德顺序之所以逆向排列(正义、力量、节制),其原因可能是:设计者是希望突出美德是一种神圣的天赋,是来自人类自身,所以它们的进行过程是时间和命运的方向相反,所以才逆向排列。当然这只是猜测,而且这种理论仅适用于排列C,也就是后来趋于标准化的马赛系塔罗体系,在最有可能是原始塔罗体系的排列B中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客观的来分析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么来看。审慎美德或许并不是有意被塔罗设计者隐藏,也不是被塔罗设计者不小心漏掉。确切的说,塔罗设计者在塔罗大牌中收录的美德其实只有三种,这种美德体系并不是基督教中的七美德或四美德,而是毕达格拉斯体系的三美德。根据新柏拉图主义者杨布里科斯对于毕达格拉斯的传记中所描述,灵魂分为三重等级,最低一级为欲望灵魂,对应节制美德,第二级为渴望雄心与力量的灵魂,对立力量美德或称坚毅美德。最高级灵魂为理智灵魂,是对智慧与文明的追求,对应正义美德。由于塔罗牌中的哲学底蕴是新柏拉图派哲学,所以塔罗设计者摄取了新柏拉图主义关于美德的理解也实属合理,更何况,杨布里科斯的这种灵魂三分法也普及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那时正当塔罗牌的起源时期。
关于塔罗大牌中的节制。力量、正义这三张美德牌的图意本源分析将在日后另行分别解说。
参考资料:
《Tarot
Symbolism》by Robert O'Neill
《Iconology of the Early Tarot》by Robert O'Neill
《Iconological Essays of the Early Tarot》by Andrea Vitali
《The
History Art and Symbolism of the Tarot》by Robert M Place
前一篇:塔罗图意之本源:教皇
后一篇:卡特里派与塔罗二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