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巴拉的历史及其对塔罗的影响(3):文艺复兴时期

(2009-08-06 18:44:46)
标签:

塔罗

卡巴拉

文艺复兴

历史

影响

星座

分类: 西方神秘学、哲学与塔罗
亮 整理于2009年 夏

参考资料:
《Tarot Symbolism》by Robert O'Neill
《The Tarot: History, Symbolism, and Divination》by Robert Michael Place
《The Tarot: History, Mystery, and Lore》by Cynthia Giles
 

 

文艺复兴时期的卡巴拉

 

有一点必须承认,卡巴拉和塔罗之间在理念上的确有相似之处。由于它们都是诺斯替和新柏拉图学派的系统,所以这种相似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即两者是互相独立发展的,互相之间并没有因由关系。

 

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卡巴拉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在我们从之前的讲述中已经了解到,卡巴拉自公元九世纪开始就已经在意大利存在。我们也了解了当时阿布拉菲亚试图去说服教皇改变信仰的故事,同时他的行为也激起了当时人们对于卡巴拉的好奇和关注。另外,在西班牙的犹太学者经常受到人们雇佣他们翻译希伯来文搞。还有,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学着对希伯来语也很感兴趣,甚至有请过他们担任讲师。我们必须在心里有一个概念,希伯来人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绝对是有重要影响的。因为希伯来语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并且圣经旧约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作品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古老智慧的狂热是不言而喻的,这自然也就使得他们对希伯来智慧大开门户。卡巴拉被希伯来人说成是最古老、最奥秘的口述传统,至少和圣经一样古老。所以文艺复兴时期对这种古老智慧的热切渴求引发了当时学者们对卡巴拉的极大热情。

 

促进当时卡巴拉在意大利传播发展的一大因素则是犹太人在西班牙所受到的迫害,犹太人于1492年被完全驱逐了出去,造成了他们的移居,其中就包括了许多卡巴拉主义者。但也就是这次移居,使得卡巴拉在十四到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多了许多支持者。

 

最能表达卡巴拉对文艺复兴时期影响的发言人自然就是Pico della Mirandola。虽然Pico活跃的时候已经是塔罗牌出世以后的事了(因为他出生是1462年,而依照现有的证据,塔罗诞生的年份在1420-1440年间),但是我们可以说Pico就是当时那段时期智慧潮流的代言人。Pico学过希伯来语、学过卡巴拉。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囊括近了许多卡巴拉的思想学说。他也被认为拥有光辉之书的复本,并与其他卡巴拉主义作品一同学习过。Pico也激发了许多其他的卡巴拉的写作者,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Johanes Reuchlin(1455-1522),Reuchlin是一位德国的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位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学者,也就是他将卡巴拉与毕达格拉斯理论进行了融合。由于希伯来文的圣经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著作,所以Reuchlin也就试图去证明所有古老的智慧——包括柏拉图、毕达格拉斯、索罗亚斯特等——都源于圣经和卡巴拉。当然,这只是试图……

 

像Reuchlin这类人,我们称作是基督-卡巴拉主义者,他们为什么会对将卡巴拉融入其他哲学那么感兴趣呢?其原因或者说基督-卡巴拉主义者的动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总结:1)他们希望使用卡巴拉和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新柏拉图学派之间的相似点来使犹太人转变信仰。2)卡巴拉所包含的大量的理念学说的确可以很合宜地融入他们所构建的世界观,特别是其中的诺斯替和人文主义要素,文艺复兴的魔法师同样也被这个系统中的神秘主义要素和魔法要素所吸引。3)第三点动机就涉及到了卡巴拉本身的历史古老性。卡巴拉传统可以追溯到的年代与地点与他们感兴趣的新柏拉图学派具有一致性(埃及),可以作为他们哲学体系的补充和支持部分。这种古老性感染和激励了他们对于探索古老神秘主义传统及其发源地的积极性。

所以,基于以上几点动机,卡巴拉完全有理由被当时的那帮人纳入他们的哲学汇合的狂潮中。如果塔罗的设计者想要将所有的智慧整合入他们的图像和符号中的话,如果他们希望这些符号能够对神秘主义冥想有用和对作为魔法道具有用的话,如果他们希望发展一套能够囊括所有思想理念的符号象征系统的话,那么他们就绝不会将卡巴拉忽略遗漏掉,因为毕竟卡巴拉是那些神秘主义哲学融合潮流中的一分子。

 

到现在为止,证据是充分的,但都不是很重要。因为就目前为止的研究状况,我们还没有切实的物证来证明塔罗设计者们的真实想法。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扳着手指来想想,在当时的环境下,那种广泛影响和传播并且能够适宜地融入他们思想理念的系统真的能够被塔罗设计者忽略的话,那简直已经无法用‘难以置信’这个词可以形容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