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书斋(之七)
林鹏先生的书斋
十多年前拜访林鹏先生,见他书房与卧室之间的门楣上悬挂着一方木制牌匾,杏黄色的底子,墨绿色的字,写的是“蒙斋”。牌匾虽不大,却很大气。字是天津书法家孙伯祥先生写的。我就问他:“哦,你有了斋名了?”他笑了笑说:“是的!蒙斋,以前我蒙了不少人,以后还要蒙下去!”
我知道他是在和我开玩笑。他可是从不是个“蒙”人的人。于是我就说:“不明底里的人或许会认为是蒙人,可你的真意却不是。”他说:“你说我是什么用意?”我说在这个字里蕴含着你的谦逊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他笑了,说:“那你讲讲看!”
于是我就说:“你取蒙字,主要是用了下面两个义项。”
他认真地听我说下去。
“一,暗昧。《左传僖公九年》杜预注:“小童者,童蒙幼末之称。”孔颖达正义:“蒙,谓暗昧也,幼童于事多暗昧,是以谓之童蒙也。你是把自己比作一个‘于事暗昧’的小学生,这是你的谦虚。
“二,蒙与‘萌’通。周易有蒙卦,山水蒙,坎下艮上。萌就是萌生,萌动。《易·序卦》:‘物生比蒙。’郑玄注:‘齐人谓萌为蒙也。’取此斋名,说明你仍要不断学习,努力进取。”
林先生又一次开心地笑了,递给我一支烟,说:“你把我说得那么了得,我哪有那么神乎啊!”
我知道林先生是认可了我的解释。林先生是个很有学养,很有成就的学者和书法家。他的书房缥缃四壁,书香氤氲,坐在他的书房里,听他评古论今,谈史论文,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八九十年代我是常去的,也常在他家用餐。林先生饮一点酒,谈锋就更加锐利,不避权贵,唯道是依。从他的身上,常使我看到古代很可宝贵的‘士’的精神。
他就这间并不算大的书房里,完成了他的《丹崖书论》、《蒙斋读书记》,和他那篇很有特色的小说《咸阳宫》,以及多篇的历史、书法论文。
今年是林先生八十大寿,我因在深圳,未能前去太原为他祝寿,深感遗憾。
http://img.blog.163.com/photo/iaUfRrhEqTwV-c3q7sV3Dg==/43006561691626508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