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转载】

(2012-06-20 15:44:10)
标签:

小学一年级

语文学习

习惯培养

教育

分类: 教育广角

今天,在一朋友的QQ空间站看到了她转载的这篇小文,是一位从事小学教育近20年的老师对家长们说的,觉得甚是有理!转载在此,供自己和家长参考。红色字体的是我的实践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哦!按此长久练习,一定会受益匪浅。


    问题1:审题
    主要是不审题或者审错题,根本就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抓起笔来就写。
    对策:每天做作业时读题,要求都出声音来,不拖音,不添字漏字,能读出题眼。(让孩子们读完题目后,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哦!
   

问题2:思考
    思维比较被动,依赖性强,有畏难情绪。有些家长也犯了同样错误,一直在旁边指导,其实这样子反而害了孩子。
    对策:让孩子自己想,以问带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论什么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哪怕那个答案能让你笑出声或者头发冒火,也一定要让他自己做。(切忌在孩子作业时,家长在旁边催促、直接报答案。
   

问题3:做题
    很多孩子做题时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有惰性。现在孩子很聪明,又怕吃苦,于是便会想出许多对付老师,对付家长的方法。
    对策:家长一定严格把关,不姑息迁就,对于孩子明显不是因为能力问题而写的不认真的作业,一律让其搽掉重写。这一条有时候做起来很难,但只要坚持,会让你的孩子以后受益匪浅。(心疼孩子不要体现在这儿哦!孩子一旦养成马虎作业的习惯,今后花在订正上面的时间,将是不可估算的。
   

问题4:检查
    绝大多数孩子做题之后不检查,或者说不会检查。
    对策:1,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如果自己能查出做错的地方,可以自己做一个记号,就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今后就会多注意;
          2,家长二次检查。这需要家长拿出一些时间和耐心,同时不能把错的地方一改了事,也要做记号,让孩子记住;
          3,锻炼孩子不只是用眼睛看,要让他们学会用脑子。

一年级,可以让孩子用右手食指指着作业题,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里默读过去。如此检查,孩子们才会发现自己作业中的添字、漏字情况。否则,检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形式,走马观花,敷衍了事。
     

二、关于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1)说话时,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
  (2)跟孩子说话只说一遍,可以经常让孩子重复说话内容,看看孩子是否注意听了。
  (3)做一些小型的训练。
    如:按指令行事、听辨错误法、传话法

2、预习课文的习惯: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能说出每个字音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进行归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鼻音边音的区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声、夸张、表情丰富)
   (3)认读一类字和二类字,描书后笔顺。
   (4)用学过的字给课后生字组词,写在书上。没学过的记在心里。
   (5)给课文标小节号。
   (6)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可以在书上打上小问号。

 

3、认真写字的习惯:
    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铅笔又黑又粗。
    对策:   (1) 学会看字贴写字,不要用活动铅笔写字。

            (2) 家长严格把关,写得不好的作业就要重写。
            (3) 作业本干净整洁。


 4、复习课文的习惯:  
   ) 能说出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每一篇课文。
  (3)能按要求规范地书写每一个生字,会听写课后抄的词
  (4)做作业有错题会举一反三,一周把错题归类再订正一下。


 5、读课外书的习惯:
   (1)每天读不少于半小时的课外书。
   (2)能做到边读边思考。
   (3)家长可以针对孩子读的内容,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是不是读懂了,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4)每天都要带一本课外书在书包里。学校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读书时间。

 

三、其他相关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好动,坐不住,持久性差。
    对策:对孩子严格要求,落实到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上。写作业、吃饭、做任何事情都要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并且持之以恒的训练,切不可有一丝懈怠,否则将前功尽弃。


   2、喜欢自作主张,不按规定执行。
    例如:放学后没有在指定地点等家长,而是自己回家或是跑到学校的其他地方去玩了。课间活动跑到指定范围以外等等。
    对策:多说一些讲道理方面的故事。让孩子成为一个懂道理的人。


   3、教孩子养成宽容的习惯。
    对策: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过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挑剔和埋怨。从小就懂得谦虚和礼让、学会理解和尊重,将来他们就更能适应社会,更有发展空间当然,我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懦弱的孩子,受到伤害忍气吞声。如果,同学的行为太过分,还是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同学的及时帮助。


   4、教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对策:在看待同学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而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要教育和引导孩子与别人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别人能不能接受。

    5、按时认真做值日的习惯。


    6、养成讲卫生的的习惯。


    7、养成待人接物文雅的习惯。


    8、养成带齐学习用品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