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序言:拯救生命的宝典

(2021-06-25 11:42:35)
标签:

本心

道德经

灵性

文化

娱乐

分类: 道德经

张道陵诞辰1987年纪念

东汉(34—156)年五月十八,张良八世孙张道陵,他的《老子想尔注》的注解与文人的注解不同,不尚空谈,指导实修。人人都诵习《道德经》,张道陵注解《道德经》,为《道德经》在民间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瘟疫全世界大流行,生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老子想尔注》无疑是拯救生命的宝典。

序言:拯救生命的宝典
     韩金英绘于2021年6月25日

张道陵三年丹成,60岁的人,30岁的相貌。历史上三年成道者,皆因修心性、成大道的自然无为法。张天师的天,就是自然的意思。道是生命本源,修心性,回归初心,即可得救。心归初心,身入生机本源:“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道诫”又具体化为“想尔九戒”:“行无为,行柔弱,勿先动;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

信道是人生的崇高境界,人生理想,不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生命的提升。《老子想尔注》: “生,道之别体也。”道的重要特性就是生,人若能法道而行,便能与道一样永生。“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悉皆尸行耳。”生生不息的不断成长之气,还是元气不断消亡的死气。人到16岁就停止生长,道行者,不管年龄多大,一直在生长变化。获得道之生的原则:

第一,结精自守。“精”是人生存的根本,“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人的躯体不过是“精”的载体,“身为精车,精落故当载营之。”人只有宝精不失才能长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保精不是练功,而是修心性才能保精。

第二,清静无欲。清静无欲乃是道的本性:“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因此,“道人当自重精神,清静为本”,做到“情性不动,喜怒不发,五脏皆和同相生,与道同光尘也”。

第三,多积善功。“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宝精和善行的关系:“精并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善行是生命之“池”的活水源头。

因为我有三年自然成丹的经历,所以能读懂张道陵祖师的《老子想尔注》,此书即将出版,推动《道德经》的再次普及。

韩金英

O二一年五月十八

序言:拯救生命的宝典
 

序言:拯救生命的宝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找到心中最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