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还在的老朋友

标签:
本心道德经灵性文化艺术 |
分类: 道德经 |
一大早就收到一个微信链接,讲李泽厚先生的事情,原来他还在,几年前,我梦里三次去美国,都是在医院里,他已经昏迷,我去了拉他的手,他苏醒过来。前两年去美国想见他,但是没能如愿。今天这个链接,讲到了他的现状,我花时间读完了。
他身处博尔德——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他已在此地居住多年。在洛基山脚下,他想到了故乡湖南。博尔德已经有七十多人因新冠肺炎去世,对于只有几万人的小镇来说,比例太高。2月的时候,李泽厚在家做平衡运动,摔伤了腰椎。很快,疫情蔓延了整个美国。他年事已高,担心去医院治疗时感染病毒,“我这个年龄,要是感染了,肯定没命了。”
他一直待在家中,看着窗外,从冬天到春天,再从春天到夏天。这样的感觉并不好。他在几年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眼睛也越来越差,身体还有一些别的毛病,这多少会影响心情。他说话有些吃力。他并不忌讳谈及生死,他觉得他和许多人一样,在2020年的上半年,都在践行着他的哲学理念——人首先要活着。
人物周刊:美国目前的疫情还很严重,您身处其中,有怎样的体会?
李泽厚:美国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川普(Trump)不主张戴口罩,民间的习俗也不喜欢戴口罩,也不重视隔离、社交距离等等,戴口罩的人较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在老百姓那里,戴口罩好像是病人,其实戴口罩很大程度是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的感染。刚开始的时候,社交距离也不注意。但现在有一些限制。我们这个小镇已经死掉七十多个人了。疫情在美国每个州扩散也不平衡,州政府有自己的权力,联邦政府没法指挥。有的州情况比较好,有的州情况就很差,我们这里算比较差的一个州。川普就喜欢乱七八糟说话,他讲的话也不作数,今天这样讲,明天那样讲。美国政府犯了很大错误,造成疫情这么严重。
人物周刊:十年前采访您,您说死后要把大脑冰冻起来,几百年之后再研究,看能否从您的大脑里发现中国文化的残迹,证明您的积淀理论。如果能证明文化影响大脑,您觉得比您所有的书加起来贡献都要大。现在还有这样的想法么?
李泽厚:这不是想法,我已经联系了那个冷冻机构,已经捐了8万美金,每年还得付几百美金会员费。当然,如果做不成或不能做,这8万美元会全退回,现在他们拿去是为该机构的投资等用途。很多人联系这个机构,是想复活(《圣经》便承诺过人身体复活),他们希望死了不久就复活。我认为复活是绝不可能的。我不要求复活,所以我要求保存越长越好,等到脑科学发达到可以进行研究的时候,但是能不能做到就不知道了。我已经这么做了,我不是随便讲句空话而已,但我现在估计95%是做不成的。
人物周刊:您一直关注脑科学,您很乐于从科学的角度跟您的学说做一些对接。
李泽厚:人类对世界,对宇宙,对外物的了解,比对我们自身的了解多得多啊。相较于理论物理这样的学科,医学还是非常幼稚的科学,因为医学更难啊,人的生命,加上社会因素,很难啊,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的。假设理论物理是大学,医学就是幼儿园,差得很远。人类实际上最主要是大脑,大脑支配着一切。所以,研究脑科学很重要。脑指挥一切,但具体怎么指挥,现在搞不清楚嘛,我为什么说要300年或500年,至少得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够有一个初步了解。
人物周刊:谢谢您接受采访。这些天聊下来,您也很疲惫了。最后,您还有哪些话要向读者讲?
李泽厚:我想引用我比较喜欢的自况集句联:“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陶潜);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陆机)”。以此作结,并告别读者。谢谢!
有兴趣的读者看长文:
https://mp.weixin.qq.com/s/5Sdl_KdZ6tOeegAHph1kBQ
李泽厚先生在九十岁生日后接受最后一次采访,他在向读者告别,在对这个世界告别。从最后一句话看,这位中国头号哲学家,有点开悟了,他知道生命的归宿是虚无大道,他死后要把大脑冰冻起来,几百年之后再研究,如果能证明文化影响大脑,比他所有的书加起来贡献都要大。他说,假设理论物理是大学,医学就是幼儿园,差得很远。
《易经》、《道德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庭经》、《悟真篇》,这些中华文化顶级的哲学著作,中国的哲学家是读不懂的,李泽厚先生在国内时,经常能见到他,他说《周易参同契》,天书,读不懂。其实,关于心脑的问题,这些生命哲学的著作揭示得很清楚。人体的自然光智慧体系,李泽厚先生以为300年或500年,至少得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够有一个初步了解。其实不用,我用了20年的努力,已经在这些中华文化经典中找到了答案,我的网络直播课,他如果能听到,一定会心明眼亮。如果得到李先生的联系方式,我会去当面授课。这也是我对一群老朋友的态度,他们身份地位都很高,但是后天意识强大,要说服他们是很难的。
经典传承直播课程:https://apph54q6wxm2326.pc.xiaoe-tech.com/page/1164289